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 16 章
    隆冬时节,路上的人来来往往,都缩头缩脑,加快了脚步,唯恐这鬼天气把他们耳朵也冻掉,城郊的茶肆檐上还晃着几根冰棱,摇摇欲坠。

    唯有一人穿着大红色的猩猩毡斗笠,不紧不慢走了过来,抬头端详招牌,那布幌子上明晃晃四个大字:“九歌茶庐”。

    他看了许久,才不疾不徐地踏了进去。

    来人正是赫连翊。

    他大摇大摆,走进了这家临街的茶肆,这茶肆相当热闹,足有两层,几个宽袍大袖的儒生正口水横飞,辩论得不可开交,语调中还带着几分荆楚之地特有的腔调。

    这在京都可不常见,赫连翊饶有兴致的看了好几眼。

    他大刀金马往临窗处一坐,随意点了壶茶,低下眼帘抿了一口,清冽的茶汤中茶叶浮浮沉沉,茶香绵延——恩施玉露,一种楚地的名茶。

    赫连翊此刻顶着陈乔的脸——虽然养心殿中的祸国宫女的名头早就足够响亮,传遍了整个金銮殿,但实际论起来,倒还真的没几个人认识陈乔,至少一定没赫连翊的脸显眼。

    他如今一袭男装示人,又兼礼仪适度,进退得宜,打眼一看不过是位面相生得略阴柔的富家子弟,断断认不出他是女儿身。

    堂上的争论越演越烈,几位头发都花白了的说客满面涨红,大有要抡起膀子肉搏起来的架势。

    侧耳倾听几句,他们辩的正是这次京畿雪灾一事,还打的是为陛下献计的名号。

    有人梗着脖子道:“这些难民白吃白喝这么多日,眼看着雪也停了,不如早些将他们遣送原籍,免得常平仓的粮食消耗殆尽,下次若有什么灾祸,可再没有存粮了。

    ”又有人轻蔑冷笑道:“竖子之言!如今近万难民聚集于京畿,若是闹将起来,”他遥遥冲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陛下安危有难,我看你一百个头也不够砍的。

    ”赫连翊不以为意,修长的手指抚过茶盏,这堂中几人水平不过尔尔,只算是纸上谈兵,水平或许比陈乔还不如,起码陈乔真的知晓百姓的苦处,给出的建议往往一针见血。

    他略略出神:陈乔去给陈嫔的事情扫尾去了,他不在她身边,也不知此时如何了到底是文人相轻,双方都辩得脸红脖子粗,最后与其说是辩,不如称其为吵更合适,大堂中闹哄哄的,几乎要把房顶掀开,和清晨的菜市比起来也不逞多让。

    赫连翊所在的位置是他特意挑选的,几乎将一切尽收眼底,他锐利的眼风扫过所有人,站着的,坐着的,激动的,平静的,咄咄逼人的,步步后退的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二楼一个静默得格格不入的包厢中。

    这才是他此行的最终目标。

    过分绵软的口音和出自楚地的名茶,无不昭示了一点。

    这里是“楚党”的地盘。

    西蒙党如今在朝中一党独大,其他官员自然争相加入,偏生西蒙党都是一群臭脾气的硬骨头文人,出名的认死理,只承认曾就读于西蒙书院的官员,天然的把一批人筛了出去。

    其他的官员自然也懂得报团生存拉帮结派的好处,争先恐后地成立一批批小党,有用籍贯来划分的,譬如说“楚党”,官员尽出于湘楚之地,还有用进士出身来划分的,一党中全是同一年的进士同僚,更有甚者,居然有用容貌来集群的,要求只有三个字“美姿容”,一时间被民间传为笑谈,传到赫连翊耳朵里的时候他气得七窍生烟。

    这群小官之所以肆无忌惮地敢成立这么多党派,无非是仗着赫连翊从前忙于战事,朝中又有西蒙党顶着,大罪小罚不会落到他们头上罢了。

    朝中大大小小的党派林立,赫连翊却独独选中了楚党,原因有三。

    一则,楚党的规模在党派中算是颇大的,假以时日有所发展了,或许能与西蒙党一较高下也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和陛下交换身体之后简介 >和陛下交换身体之后目录 > 第 16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