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 16 章
未可知。

    二则,楚党的接纳标准很低,只要是个楚人即刻,而影卫昨日传来消息,恰好有位七品小官进京述职之时不幸死在一场泥石流里,他正好是楚人,身形与陈乔还恰好相似,又外放三年,识得他之人寥寥。

    三则,这次楚党的头目,他也很感兴趣。

    天时地利人和,赫连翊思量了一下午,就改头换面,用那位七品小官的身份,速速奔赴这件看似不起眼的茶肆。

    他要把自己当做诱饵,钓出一条大鱼来。

    赫连翊志在必得得看了一眼静静垂下的帷幔,里面人影若隐若现。

    顾启南,他知道是他,他知道他在看。

    赫连翊放下茶盏,迈开大步,径直走向人群中央,人们望着这个突然冲上来的素未谋面的小个子少年,纷纷彼此对视了一眼,不知道他意欲何为。

    刚刚如火如荼的局面一瞬间安静了下来。

    赫连翊抓住了这一瞬间的空挡,扬声道:“某以为,不如聘流民修缮城墙,疏浚漕渠以其工代发赈粮。

    ”他为了不暴露身份,刻意压低了声线。

    一言既出,如同石子投入湖心,在人群中掀起万丈惊澜。

    窃窃私语以赫连翊为中心蔓延开来,他却只凝视着二楼那个被帷幔遮住的包厢,眼见着那人影罕见地换了个姿势,随即一道目光牢牢锁住了他。

    赫连翊一喜,顾启南上钩了。

    随即道:“如今雪灾之下,城墙西北坍塌,永定河道干涸,且离城墙不过七十杖有余,大可征召难民修缮河道,再以河道之土修补城墙。

    流民以工代赈,能搬石者除却粮食外多领两吊钱,老弱妇孺专司缝补膳食,比起坐而望粮,想来更为妥当”他环视众人,毅然决然拜了一拜:“某之鄙见,请各位大人不吝赐教。

    ”他声音清朗,回荡在这间茶肆中,竟然久久不散。

    人群还在嗡嗡的讨论着,赫连翊只是静静垂手站着,他心中有九分笃定——顾启南会为了这个计谋和他见一面的。

    一位身着青衫的年轻公子率先站出来赞叹道:“可谓一石三鸟之计,高之远矣。

    ”他向赫连翊施了一礼:“阁下高才,某诚心拜服。

    ”赫连翊微笑着回礼,然而一道雄浑的声音干脆利索打断了他俩:“流民做苦役,这似乎在我朝还没有先例吧。

    ”是一位老者似笑非笑地发问,赫连翊干脆利索地拱拱手,道:“如今国库充盈,皇上勤政爱民,没有不试一试此策的理由,再者,禹凿龙门,灾民亦有出力,老先生说从无先例,未免有些武断。

    ”他说话才思敏捷行云流水,一时间将老人噎得说不出话来。

    “好一副尖牙利齿,小子,你谁家的!”赫连翊不卑不亢抱拳:“某陈望,出身云梦安陆,崇则县县令,雍礼一年进士。

    ”他话音刚落,二楼包厢的帷幔被两位侍女缓缓卷起,帘后的人影也就慢慢显现出来,来人勾着嘴角,一双凤眸却全无笑意,他拍拍手,叹道:“不愧是我云梦人士!陈郎君雄才大略,假以时日,我必将向陛下引荐!”底下有说客认出来这张脸,赶忙俯下身子跪拜:“参加大理寺卿大人。

    ”众人皆纷纷跪下,这顾启南,正是当朝大理寺卿,三品大员,也是这楚党的头目。

    陈乔当街呵退流民那次,正是这位大理寺卿顾启南督办的。

    赫连翊此时处心积虑来这件茶肆,又大出风头搞着一出,无非就是想引蛇出洞,见上顾启南一面。

    顾启南优雅地穿过一层层屏风,在一群美貌惊人,千娇百媚的侍女的簇拥下朝着赫连翊走来。

    赫连翊微微低头,笑意一闪而过。

    上钩了。

    顾启南把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和陛下交换身体之后简介 >和陛下交换身体之后目录 > 第 16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