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幸运绳,周亦辰当时笑着说要戴一辈子,现在那根褪色的红绳早已不知所踪。

    晴晴,你...周亦辰抬头想说什么,却被林雨薇打断。

    我特意订了你喜欢的日料店,林雨薇晃了晃手机,再不去位置要取消了。

    许晴后退一步,皮鞋碾碎又一片梧桐叶。去吧,别辜负学姐的心意。她挥手的动作太大,差点打到路过同学的背包,我晚上还有社团活动。

    转身的瞬间,许晴感觉有温热的液体涌上眼眶。她走得很快,直到拐过图书馆的转角才敢抬手擦眼睛。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陈墨发来的消息:文学社开会,你的《青梅》被推荐参加省赛了。我在老地方等你。

    许晴深吸一口气,把相册的事抛在脑后。至少,还有文学社这个属于她的天地。

    图书馆前的银杏树下,陈墨正在翻看一本诗集。阳光透过金黄的叶片,在他白衬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听到脚步声,他合上书站起身,从保温杯里倒出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

    恭喜。他递过杯子时,指尖避开了许晴可能触碰的区域,全省只有十个名额。

    奶茶温度正好,是许晴最喜欢的芋泥口味。她小啜一口,甜度刚好七分糖。谢谢,其实我没想到会...

    你值得。陈墨打断她,眼神认真得让许晴耳根发热。他从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这是评委会的意见,李教授特别夸你有超越年龄的洞察力。

    许晴翻开文件,看到自己那篇《青梅》的复印件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有些句子甚至被画了双圈——这是陈墨的习惯,他读到喜欢的文字总会这样标记。

    对了,这个给你。陈墨突然从包里拿出一本精装书,《飘》的珍藏版。许晴接过时发现扉页上有作者亲笔签名,惊讶地抬头。

    上周去上海参加书展碰巧遇到的。陈墨轻描淡写地说,但许晴注意到他耳尖微微发红。她知道这个版本的签名本有多难抢,绝不是什么碰巧。

    银杏叶飘落在书页间,像一枚天然的书签。许晴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她随口提过最喜欢《飘》里斯嘉丽在夕阳下发誓永不挨饿的场景。当时周亦辰正在打游戏,头也不回地说那种老掉牙的书有什么好看的。

    下周三省赛答辩,陈墨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需要我陪你练习吗

    许晴点点头,突然发现陈墨今天换了副新眼镜,金丝边框让他原本就深邃的眼睛更显轮廓。这个发现让她莫名心跳加速,赶紧低头猛吸了一口奶茶。

    当晚,许晴躺在床上翻看陈墨送的书。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周亦辰的消息:晴晴,今天对不起。你的相册我很喜欢,只有你最懂我。

    许晴盯着那个熟悉的昵称看了很久。小时候她讨厌晴晴这个称呼,觉得太幼稚,周亦辰却坚持叫了十五年。现在这两个字躺在屏幕上,像是一个遥远的回声。

    窗外,一片梧桐叶轻轻拍打着玻璃。许晴把手机塞到枕头底下,翻了个身。这一次,她没有回复。

    接下来的日子像被按了快进键。校园里的银杏叶从金黄变成枯黄,最后被寒风卷着消失在灰蒙蒙的天空下。许晴的日程表上,与周亦辰相关的标记越来越少,而文学社的会议记录却越摞越高。

    每周三下午,她总能在图书馆三楼看到林雨薇和周亦辰。他们坐在靠窗的位置,林雨薇的长发垂落在周亦辰的笔记本上,像一道柔软的屏障。许晴学会了绕开那个区域,选择背对他们的角落。她的笔名晴空在校刊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有时一周能发表两篇短篇。

    听说你和周亦辰是青梅竹马文学社招新面试后,一个大一学妹追到走廊问道,眼睛里闪烁着八卦的光芒。

    许晴正在整理新生报名表,闻言手指一颤,钢笔在纸上洇开一小片墨迹。嗯,从小一起长大。她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她不会在原地等你了简介 >她不会在原地等你了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