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这些看似光鲜亮丽、人畜无害的信息,往往在不经意间泄露着真相的蛛丝马迹。

    他的手指在感应板上滑动,并非狂敲代码,而是以一种近乎抚摸的姿态,引导着经过特殊编译的探测程序,如同一条条无形的银针,刺入玄机生物那庞大、华丽的数字外壳。这些程序,融合了他对气的理解,不仅能分析数据结构,更能感应信息流背后那微妙的能量波动和意图。

    屏幕上,玄机生物的官方网站如同一座流光溢彩的数字宫殿。精美的三维动画展示着元气芯如何精准调和生命能量场、赋能个体潜能、构建和谐高效社会。无数张洋溢着幸福笑容的用户照片滚动播放,配以激动人心的

    testimonial(用户证言)文字,宣称元气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让他们摆脱疲惫,拥抱活力。一切都完美得无可挑剔,散发着科技乌托邦的诱人光泽。

    然而,在墨子那超越常人的感知中,这片繁花似锦的数据流却透着一股……虚假的暖意。就像冬日里用加热灯管烘烤出来的盆栽,看似生机盎然,根底却早已失去与大地的连接。那些笑容,过于标准化;那些证言,过于同质化。字里行间,他感受不到真实情感的流动,只有被精心编排、反复强化的宣传口号,冰冷地回荡在数据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种气的伪装,华丽,却毫无生机。

    他调出元气芯的技术白皮书公开版。文字艰深,充斥着生物谐振频率、神经接口自适应算法、量子纠缠态生命信息映射等时髦而模糊的术语。墨子耐着性子,逐字逐句地研读,同时调动他多年非法改造植入体积累的经验,以及对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的古老认知,进行比对分析。

    疑点,开始浮现。

    白皮书中关于气脉调节的描述,与他在老王等人身上实际感知到的气滞现象,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书中宣称的技术原理,听起来更像是某种能量的标准化处理,而非传统中医讲求的因人而异、辨证调理。它似乎在强制性地将个体独特的气场波动,统一到某个预设的、高效却呆板的模式上去。

    更让墨子警觉的是,在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技术附录和用户协议的极小字体注释中,他发现了一些关于用户生物数据匿名上传用于系统优化的条款。这是行业惯例,但玄机生物的描述异常含糊,且对数据的定义边界极为宽泛,几乎囊括了用户植入体产生的一切生理及能量波动信息。

    他立刻将这些发现,与之前从气滞症患者体内植入体上捕捉到的异常能量波动数据进行交叉比对。那些微弱的、周期性的、与正常生理调节无关的能量脉冲,再次清晰地显现出来。它们像极了某种……心跳,一种属于芯片本身的、隐秘的呼吸。这种呼吸的频率,在不同用户身上惊人地一致,且似乎与玄机生物服务器的某个后台信道存在着微弱的、难以追踪的关联。

    量子纠缠……墨子默念着这个在白皮书中一闪而过的词汇。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真正的宏观量子纠缠通信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但玄机生物将其写入公开文件,绝非空穴来风。或许,他们利用了某种基于量子效应的、或者仅仅是借用了这个名词的、高度加密的隐秘通信方式

    如果……如果元气芯不仅仅是在调节和上传数据,而是在利用这种隐秘连接,进行着某种……采集呢采集什么

    答案,几乎呼之欲出。

    结合老王等人那枯竭的生命能量场,结合气滞症患者普遍出现的创造力下降、情感麻木,结合那些无法用常规技术解释的能量脉冲……墨子脑中勾勒出一个可怕的推断:

    元气芯的核心功能,并非其宣传的优化,而是同化与汲取。它强制性地将用户的气——这种蕴含着个体生命特质、情感、灵性的独特能量——进行标准化处理,磨平棱角,然后通过某种基于量子纠缠(或类似原理)的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电子符箓迷宫简介 >电子符箓迷宫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