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的承诺与尊严;而这心印,却可能在无声无息间,将主人变成印章本身的奴隶。

    苏墨稳住心神,暂时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她按照委托要求,精准地修改了权限设置,为柳承志打开了通往古籍数据库的那扇门。操作过程干净利落,没有留下任何多余的痕迹。这是她的职业操守。

    但是,当她退出柳承志的心印数据核心,关闭操作界面时,她的眼神却变得异常凝重。屏幕的光芒映在她眼中,跳跃着不安的火花。那个被强行抚平的情感波动区域,那些微弱的玉碎之声,在她心中久久回荡。

    她知道,这件事,绝不会就此结束。她不能假装没有听到那些声音。那个研究古代诚信的老学者,他不仅仅是一个客户,更像是一个警示,一面镜子,照见了她自己以及这座城市所有人在科技迷雾中可能面临的未来。

    她必须知道更多。

    苏墨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依旧淅淅沥沥的雨。雨水冲刷着新汴京冰冷的肌肤,却洗不掉那潜藏在数据洪流之下的阴影。她的目光穿透雨幕,望向城市中心那座高耸入云、象征着天工核心权力的巨塔。

    一场更深的探寻,已在心底悄然开启。这一次,她要刻下的,或许不仅仅是数据,而是真相。

    第3章

    【第三章】

    无声之网,同调悲歌

    新汴京的雨,没有停歇的迹象。细密的雨丝敲打在苏墨工作室那扇狭小的、布满水渍的舷窗上,发出单调而持续的沙沙声,仿佛这座城市永恒的背景音。室内,空气凝滞,只有光脑散热风扇的低吟和苏墨指尖偶尔敲击感应板的轻微脆响。她的目光紧锁在屏幕上,那里不再是柳承志教授单一的心印数据,而是她通过隐秘渠道和复杂算法,从浩如烟海的城市公共数据库边缘筛出来的一批匿名化失信者档案片段。

    好奇心,如同墨汁滴入清水,在她心中悄然扩散,渲染开无法忽视的底色。而那份源自篆刻世家的、对印之信的执念,更像一根无形的引线,牵引着她去探究柳承志遭遇背后那更深层的阴影。她不能,也不愿相信,一个致力于研究诚信的学者,会仅仅因为思想的偏离而被如此严苛地对待。那被强行抚平的情感波动,那数据流深处微弱的玉碎之声,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催促她必须找到答案。

    她工作起来,如同最老练的猎人追踪无形的猎物。她避开了所有直接指向天工核心主服务器的路径,转而利用自己多年墨者生涯积累下的偏门——那些被遗忘的系统漏洞、废弃的数据接口、以及在暗网中流通的、可以短暂模拟合法身份的假印。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每下载一份加密档案,都像是在虎口拔牙。她的算力在超负荷运转,精神高度集中,指尖在虚拟键盘上舞动,时而迅疾如骤雨,时而凝滞如冰封。

    她将筛选出的数十份深度失信标记的匿名档案,逐一导入自己编写的分析程序。这个程序的核心,融入了苏家审印心法的逻辑:它不仅仅分析数据的表层结构,更能通过特殊的算法模型,模拟感知数据流内部的气韵和质感——那些无法被简单量化,却能反映个体精神状态本真性的细微特征。

    第一份档案,属于一位因组织线下**[读书会]**讨论非官方历史叙事而被标记的年轻艺术家。他的心印数据中,代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精神的区域异常活跃,但同时,代表焦虑、冲动的情感峰值却被明显抑制,呈现出一种矛盾的、被驯化的活跃。

    第二份档案,来自一位因公开质疑某项大型城市基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而被迅速边缘化的工程师。他的数据里,逻辑推理和专业分析能力的部分完好无损,甚至可以说非常出色,但所有指向公共责任感、同情心的情感链接,却显得异常微弱、断裂,仿佛被什么东西强行切断。

    第三份,第四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心印破绽简介 >心印破绽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