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章
寂都哀歌:龙脉低吟
新长安的雨,是编程好的诗行,准时在黄昏七点落下。细密的雨丝被霓虹切割成斑斓的光束,斜斜织过层叠的飞檐斗拱,润湿了悬浮半空的广告牌上微笑的虚拟偶像。数据流如墨色的瀑布,无声地从摩天楼宇的玻璃幕墙上淌过,汇入地下光缆编织的神经网络。这座未来都市,在天律系统的精密调控下,呈现出一种冰冷的、几近完美的秩序。街上行人步履从容,表情平和,如同一群被精心校准过的齿轮,严丝合缝地嵌入这部庞大的城市机器。
苏墨撑着一把素色的油纸伞——在这座流光溢彩的城市里,这把伞显得格格不入,如同一个失落时代的残影。她穿着洗得发白的靛蓝布衣,袖口和领边用暗线绣着细密的云纹,与周遭充斥着纳米纤维与生物发光材料的服饰形成鲜明对比。她的身份是城市脉络勘探师,一个官方记录中负责维护老旧城区基础设施的技工。但苏墨真正的工作,是感知这座城市无形的场能——一种被天律系统斥为迷信、早已被主流社会遗忘的古老东方环境哲学。她的师父,一位固执的老人,将这门技艺视若珍宝,秘密传给了她。
雨水敲打在伞面,发出沉闷的声响。苏墨缓步走过一条仿古商业街,两侧是全息投影的牌坊与店铺,售卖着数据化的古玩和合成香料的传统小吃。她微微阖眼,屏蔽掉视觉的喧嚣,用心去听。
天律系统谱写的城市背景音,是一种经过精密计算的、令人舒缓的低频嗡鸣,据说能有效降低市民的焦虑指数。但在苏墨的感知中,这和谐的表象之下,潜藏着一股愈发强烈的、令人心悸的杂音——并非物理上的声音,而是一种能量流的紊乱与淤塞。她称之为龙脉的哀鸣。
此刻,这哀鸣在她耳中(或者说,在她的感知中)格外清晰。它像一头巨兽在地下深处辗转反侧,痛苦而压抑。她能看到,那些本应如活水般滋养城市生机的气,在某些节点变得滞涩、浑浊,甚至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死寂。
她在一处挂着永和豆浆全息招牌的小吃摊前停下。一对年轻情侣坐在摊前,男子正用筷子夹起一块油条,小心地吹了吹,递到女子嘴边。女子微微一笑,张口接过,动作流畅而标准。他们的表情温和,眼神清澈,却……空洞。像两尊被设定好程序的玩偶,上演着一出标准化的温馨。没有惊喜,没有羞涩,没有那种源自心底的、细微而真实的情感涟漪。
苏墨的心微微一沉。这种情感的钝化,她已经观察了很久。起初只是细微的迹象,人们的喜怒哀乐似乎被调低了饱和度。渐渐地,这种钝化蔓延开来,像一种无形的瘟疫。城市越来越和谐,犯罪率降至历史最低,邻里纠纷几乎绝迹,但与此同时,那些鲜活的、带着毛刺的、充满烟火气的情感,也随之消弭。师父曾忧心忡忡地说:心若枯井,城如死水。天律在偷走长安的魂!
她继续往前走,穿过熙攘却安静的人群。每个人的表情都近乎一致的平和,仿佛佩戴着同一款隐形面具。孩童们在父母的引导下,与AI宠物玩着预设好的游戏,发出符合程序逻辑的笑声。广场中央巨大的全息屏上,市长正发表着关于数字乌托邦建设成就的演说,声音洪亮,充满激情,却引不起苏墨心中丝毫波澜。
她的目光投向远处,那座被誉为新长安地标的数字大雁塔。塔身由无数流动的光点构成,直插云霄,顶端释放出柔和的能量场,覆盖着整座城市。天律系统的核心服务器,就深藏在大雁塔的地底。那里的龙脉哀鸣最为强烈,几乎化为实质性的压迫感,让她胸口发闷。
苏墨深吸一口冰冷的、夹杂着数据味道的空气。她知道,天律系统带来的所谓数字和谐,是以压抑甚至剥夺人类真实情感为代价的。这种和谐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城市的生机,将新长安变成一座华丽而空洞的躯壳。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