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我自幼被诊断为社交障碍症患者。

    二十岁那年,嫁给了母校的青年教师程亦川。

    结婚三年,程亦川始终尊重我的空间。

    不强迫我社交,更不会勉强我走出舒适区。

    后来,我遇见了一个女孩。

    她能读懂我写的每一个字,理解我塑造的每一个角色。

    会和我讨论文学,也会鼓励我投稿发表。

    就连曾经无人问津的手稿,她都一字一句仔细。

    我知道,我找到了真正的知音,我也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于是,我找上程父。

    我和他说,我想离婚。

    1

    社交之殇

    第一次被确诊为社交障碍症是在我十二岁那年。

    那时,我还不懂这些繁杂的医学名词意味着什么,只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当同龄人欢笑着在操场上追逐打闹时,我总是独自躲在阅览室的角落,埋头于一本本书籍之中。

    妈妈是个急性子,她接受不了我的异常。

    林若溪,你怎么又在看书快出去和小朋友玩!她站在阅览室门口,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焦虑与不满。

    我低着头不说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

    纸张的触感让我感到安全,那是我的避风港。字里行间的世界比现实要单纯得多,书中的人物不会用复杂的眼神打量我,不会因为我的沉默而感到尴尬。

    看我不理会,妈妈砰地一声关上了门。我能听见她在走廊上向老师抱怨:她就是太内向了,需要多锻炼社交能力...

    从那以后,我被迫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和集体课程。每一次,我都像是被投入深海的旱鸭子,浑身紧绷,呼吸困难。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次强制性的朗诵比赛上晕倒了。

    医生告诉妈妈,我患有社交障碍症,不适合被强迫参与社交活动。那是妈妈第一次在我面前哭了,她抱着我,说:对不起,对不起...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愧疚。我不想成为妈妈的负担,可我真的无法像正常人那样自如地与他人交流。

    在被确诊后,我的生活有了些许改变。学校为我提供了特殊的学习环境,老师们也不再强求我回答问题或参与小组活动。

    而我,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栖息地。

    我开始写作。起初只是简单的日记,后来逐渐尝试短篇。我把所有无法说出口的感受都倾注在纸上,那些文字成了我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十六岁那年,我写的一篇《纸飞机》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文学创作大赛的一等奖。

    评委们说,我的文字里有种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敏锐,能够精准捕捉人心最细微的波动。

    妈妈惊讶极了。她从未想过,她那个有缺陷的女儿竟然在文学方面有着如此惊人的天赋。

    你是我们家的骄傲,她第一次这样对我说,眼里闪烁着泪光,我为你感到自豪。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原来,我不是一无是处的异类,我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高中毕业后,我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文学作品集被A大中文系录取。那是一所充满学术氛围的学校,我想,也许在那里,我能找到更多与我相似的灵魂。

    大学生活开始了,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上课、听讲、然后一个人安静地待在图书馆或宿舍。室友们起初试图拉我参加各种活动,但在多次被婉拒后,她们也学会了尊重我的选择。

    我很感激这种理解。

    而我的文学创作在大学期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我的处女作《空巢》在校刊发表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跨越恐惧的桥梁简介 >跨越恐惧的桥梁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