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找到自己的声音和力量。

    但正是这种普通中的非凡,才触动了读者的心灵,程亦川温和地说,你的故事,会给那些同样感到孤独和不被理解的人带来希望和力量。

    他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是的,也许这正是文学的意义所在——通过个人的故事,引起普遍的共鸣,让读者在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前行的勇气。

    夏天来临前,程亦川的学术交流项目结束了,他即将回国。

    舍不得离开巴黎吗在送别晚餐上,我问他。

    他微微一笑:是有些不舍,但生活总是要继续。而且,有些东西,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带在身边——比如记忆,比如感悟。

    说得对,我点点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通过文字穿越时空,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

    临别时,程亦川送了我一本精装的《巴黎圣母院》,内页写着:致若溪:愿你如这座城市一般,历经风雨而愈发熠熠生辉。

    看着这个曾是我丈夫、如今是我朋友的男人离去的背影,我心中充满了感激和祝福。是他的理解和尊重,让我有勇气追寻自己的道路;是他的包容和支持,让我们能够超越婚姻的束缚,成为彼此生命中珍贵的存在。

    苏晓曼的交换项目也接近尾声,但她决定延长在巴黎的时间,继续她的研究和创作。

    巴黎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她说,就像对你一样,这座城市改变了我,给了我新的视角和灵感。

    那么,你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我好奇地问。

    我想环游欧洲,她的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意大利、西班牙、希腊...那些充满艺术和历史的国度,我都想去看看,感受不同的文化和风景。

    听起来是个美妙的计划,我真诚地说,希望你的旅程一切顺利。

    那你呢她反问道,你打算继续留在巴黎吗

    我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我想我是时候回国了。

    这个决定是我经过长时间思考后做出的。在巴黎的这一年,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和自信,但同时,我也意识到,真正的勇气不仅仅是离开舒适区探索新世界,还包括带着新的视角回到原点,用更加开阔的心胸面对曾经的恐惧和挑战。

    我明白,苏晓曼点点头,眼中流露出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旅程和归宿。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保持那种对生活和创作的热爱,你都会过得很好。

    夏末,我收拾好行李,准备启程回国。

    最后一天,我去了蒙马特高地,俯瞰整个巴黎。夕阳的金色光芒洒在这座城市上,为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

    一年前,我怀着忐忑和不安来到这里,寻找新的可能;如今,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成长即将离开。这座城市给了我勇气,给了我自由,也给了我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回到国内后,我在A市租了一间带花园的小房子,开始了新的生活。

    我不再回避社交场合,虽然有时候仍会感到些许不安,但我学会了接纳这种不适,而非被它控制。我开始在大学里教授创意写作课程,希望能够帮助那些也在寻找自己声音的年轻人。

    《玻璃罩之外》在国内外获得了不小的关注,有读者告诉我,这本书帮助他们面对了自己的恐惧和不安,找到了前行的勇气。每当收到这样的反馈,我都会感到一种深沉的满足和责任。

    有时,我会收到苏晓曼从世界各地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满了她的见闻和感悟。我们的友谊没有因为距离而减弱,反而因为各自的成长和探索变得更加深厚。

    程亦川也时常与我保持联系。他告诉我,他正在筹备一个关于海外华人文学的研究项目,希望能够邀请我作为特邀作家参加。我欣然接受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跨越恐惧的桥梁简介 >跨越恐惧的桥梁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