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学生时代围巾的色调,信封里装着的高铁票根,正是他去年春节迟归的那趟车次。
直到此刻,他才注意到衣柜最底层那个带锁的抽屉。
奇怪……他摩挲着黄铜小锁,钥匙串上没有任何一把能匹配。
这不符合母亲一贯的作风——她总说家不需要上锁的地方。
孟远皱了皱眉,从工具箱里翻出一把剪刀,用力撬开锁舌。
金属断裂的瞬间,某种冰凉的东西顺着他的脊梁爬上来,像是有人用指尖轻轻划过他的后背。
抽屉里只有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裹,上面压着一本薄薄的黑色笔记本。
难道是日记本吗孟远暗自纳闷,印象中母亲鲜少通过文字记录日常生活。
笔记本封面的烫金标题已经斑驳,边角处有明显的磨损,像是被人反复摩挲过。
孟远好奇地翻开第一页,却是母亲的字迹:
1992
年
5
月
12
日,远儿第一次发烧。38.5
度,哭闹不止。李大夫说物理降温就好,但我用艾草煮水给他擦了全身。凌晨三点退烧后,他抓着我的手指睡得很香。
孟远的指尖微微发颤。
他记得那次发烧,虽然那时他才三岁,但那种被母亲手掌包裹的温暖感,却像烙印一样留在记忆里。
往后翻了几页:
1995
年
9
月
1
日,远儿上幼儿园第一天。别的孩子都在哭,只有他头也不回地跟着老师走了。回家后,我发现他把我缝的平安符塞在了枕头底下。
孟远记得那个红色的小布袋,里面装着母亲从庙里求来的符纸,还有——他后来才知道——一绺母亲的头发。
笔记本中间的几页被撕掉了,边缘残留着细碎的纸屑,像是被人仓促扯下。再往后翻,字迹变得潦草:
1999
年立夏。今天终于找到了方法。张裁娘说需要最亲密之人的物件,要能承载血脉联系。还好,我留存着远儿婴儿时的胎发……
孟远的手指僵在纸页上。
这段没头没尾的记录透着说不出的怪异。胎发母亲保存他的头发做什么
继续往后翻,日记内容越来越支离破碎:
2001
年谷雨。第三十七次尝试。蚕丝太脆弱,棉线缺乏灵性。张裁娘说必须用能生长的线……
2003
年惊蛰。测试效果显著。远儿放学准时回家,没有去网吧。当他靠近衣柜时,衣服会微微发热……
纸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便签,上面用红墨水画着诡异的图案——一件衣服的简笔画,领口位置标着个扭曲的子字。
便签背面是母亲颤抖的字迹: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衣】
孟远的喉咙倏地发紧,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蓝布包裹的边缘。
蓝布莫名地缓缓摊开,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是无数虫足在爬行。
孟远下意识屏住呼吸。
作为服装设计师,他对各种布料再熟悉不过,但包裹里面的衣服却让他感到陌生又熟悉。
那是件对襟盘扣的旧式布衣,灰褐色,针脚细密得不可思议。
布料垂坠的弧度异常柔顺,仿佛不是被重力牵引,而是主动舒展开躯体。
盘扣在昏黄的台灯下泛着古怪的光泽,不像金属也不像骨质,倒像是某种风干的有机物。
他拎起衣领的瞬间,工作室的来电铃声突然炸响。
孟远吓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