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满血丝,口吐白沫,浑身上下血流如注,鬃毛间缠着几缕暗红的丝线——像是从什么织物上生生扯下来的。

    将军的玉佩!小卒惊呼。

    赵诚顺着小卒惊恐的目光望去,只见乌骓马口中竟衔着半块羊脂玉佩,马齿间不断滴落混着血丝的涎水。

    他强忍心悸,伸手掰开马嘴,一股腐肉般的恶臭扑面而来。

    那玉佩被马齿咬得咯吱作响,雕刻的貔貅兽首已经碎裂,只剩半张狰狞的脸。

    更为诡异的是,玉缝中渗出的黑红污渍竟像活物般蠕动,顺着赵诚的手指攀援而上。

    data-faype=pay_tag>

    他猛甩手腕,玉佩坠地发出诡异的闷响——那声音不像玉石该有的清脆,倒像是敲在皮鼓上的钝响。

    赵诚定睛一看,不禁胃中翻江倒海。

    因为那落地的碎玉中,赫然夹着半片指甲盖大小的皮肤,上面还残留着青黑色的刺青——正是将军左腕上那个杀字纹样的残片!

    将军往日的模样赵诚历历在目:

    那张被边关风沙刻满沟壑的脸,左颊一道箭疤从眉骨直划到下颌;常年握刀的手上布满老茧,指节粗大如竹节;尤其是那双眼睛——像两把出鞘的刀,看人时总带着审视的冷光。

    可此刻再想起将军进山前最后回望的那一眼,赵诚突然打了个寒战。

    那眼神,竟像将死之人般空洞。

    撤!赵诚突然厉声喝道。

    他想起十年前随将军进山时的诡异见闻:

    那满村突然消失的山民,将军归来时甲胄上洗不净的红渍,还有之后年年准时送到京城的血枫祥瑞……

    顿时头痛不已。

    亲卫队仓皇下山时,没人注意,寒山最高处新添一株巨枫,树皮皱如战甲,根系处,隐约可见玄铁铠甲碎片。

    更骇人的是,树身上天然形成的纹路,竟酷似一张扭曲的人脸,嘴巴大张似在无声惨叫。

    有山风掠过时,整片枫林沙沙作响,如泣如诉,唯独此树,僵直不动,死气沉沉。

    ......

    翌年惊蛰,新任太守携眷属登山。行至白骨坡,见满山红叶竟无风自动,如千万血手招摇。

    忽闻鼓声自地底传来,三十九棵古枫同时渗出血露。

    有胆大者折枝查看,断处汩汩流出猩红浆液,异香扑鼻。

    而山脚下,老樵夫敲着枫木梆子唱道:

    枫叶红,枫叶血,将军饮过枫叶酒……

    梆子声惊起群鸦,飞散的鸟影掠过山脊,像极了一把出鞘的刀。

    第二个故事:游子衣

    慈母身,游子衣。临行密密缝,归期不可期。

    【锁】

    孟远跪在母亲卧室的地板上,汗水顺着太阳穴滑落,在地板上洇出深色的痕迹。

    五月的闷热在这间三十年房龄的老屋里凝滞不化,连窗外梧桐树的影子都显得萎靡不振。

    蝉鸣声断断续续,像是被这沉重的空气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已经整理了整整三天。

    母亲的离世太过突然,脑溢血带走了她,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葬礼结束后,孟远决定亲自整理她的遗物。

    这个家,这个装满回忆的牢笼,他本打算尽快卖掉,可真正动手时,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细节却让他一次次停下。

    那些印着牡丹花的铁皮饼干盒、用橡皮筋捆扎的旧报纸、塞满毛线团的玻璃罐……母亲留下的不是遗物,而是一个个精心布置的时间陷阱。

    每个物件都能拽着他坠入回忆。

    铁盒里装着他换下的乳牙,报纸上圈划着他每次获奖的新闻,毛线团永远绕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惊悚·怪诗三则简介 >惊悚·怪诗三则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