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资料里说,它是1940年代集美地下党的联络点……她突然停住,视线落在照片中年青人胸前的徽章,等等,你父亲旁边的人,是不是你爷爷

    林默愣住了。照片里的中年人面容清瘦,下颌线与父亲如出一辙——可爷爷在他五岁时就去世了,记忆里只有个模糊的剪影,总在工作台前打磨漆线。

    楼下传来瓷器碎裂的声响。林默冲下楼,看见母亲跪在父亲床前,碎成齑粉的青花瓷碗旁,父亲左手紧紧攥着半张纸片,指缝里露出三立楼地下室钥匙几个钢笔字。

    对不起,对不起……母亲抖着手去捡碎片,你爸突然要喝水,我没拿稳……

    林默蹲下身,握住父亲僵硬的左手。老人掌心的老茧蹭过他的虎口,像当年教他握刻刀时那样。只是此刻,父亲的视线越过他,盯着骑楼的木格窗,嘴唇无声地开合,终于清晰地吐出三个字:找——钥匙。

    章节尾记

    海风从骑楼缝隙灌进来,吹得展架上的漆线雕妈祖像衣袂轻颤。林默望着父亲床头的樟木箱,突然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手艺传到你爸手里,要守住的不只是漆线,还有柜子第三层的蓝布包。那时他太小,没听懂蓝布包是什么,后来问父亲,得到的只是一声叹息。

    手机在裤兜震动,创业伙伴发来消息:最后通牒,明天必须给投资人看DEMO。他盯着屏幕上非遗潮玩的logo,又望向阁楼漏下的月光——那里藏着父亲的过去,爷爷的秘密,还有三立楼三个字背后的密码。

    母亲抱着新的瓷碗进来,碗沿上绘着半枝含笑花。你爸年轻时总说,含笑花开了,海外的游子就该回家了。她把碗放在床头柜上,手指抚过父亲手背上的老年斑,默啊,有些事,该从根上理清楚了。

    龙舟池的水拍打着石堤,远处传来货轮的汽笛声。林默摸向口袋里的钥匙——那是刚才在阁楼樟木箱底找到的,黄铜质地,齿纹间嵌着暗红的漆渣,像凝固的血。

    第二章:裂痕

    一、数字时代的刻刀

    晨光透过骑楼的花窗,在工作台投下菱形光斑。林默握着3D扫描仪绕妈祖像转了三圈,红色激光线扫过衣褶处的金箔时,父亲突然从轮椅上暴起。

    住手!含混的音节裹着唾沫星子,林建国用尚能活动的左手挥开扫描仪,金属机身砸在青砖上迸出火花。轮椅失去平衡侧翻,老人重重摔在堆放漆料的木桶旁,靛青颜料泼在他灰白的中山装前襟,像道触目惊心的伤口。

    爸!林默冲过去搀扶,却被父亲指甲掐进手腕。老人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扫描仪,喉间发出近似呜咽的低吼:雕漆要走心,不是用机器啃木头!

    母亲和妹妹林雨从里间赶来时,工坊已乱成漆料的战场。妈祖像底座沾着靛青指痕,林雨蹲下身用软毛刷轻轻清理,马尾辫垂落在雕件上:哥,爸现在看见电子设备就犯浑。上个月护工用手机放越剧,他把人家充电宝扔进了龙舟池。

    林默望着地上的扫描仪,镜头玻璃裂成蛛网状。这是他昨晚熬夜写的非遗数字化方案第一步——用高精度建模技术还原漆线雕工序,开发AR试戴小程序,让年轻人在手机上佩戴传统纹样的首饰。此刻方案打印稿躺在父亲轮椅旁,第二页智能工厂改造几个字正被靛青渐渐浸透。

    当年爷爷教他雕漆时,说过‘刀下有魂,机心无魄’。母亲蹲在地上收拾碎片,指尖划过扫描仪裂痕,你爸这辈子最恨的,就是把老手艺当商品卖。

    二、被撕碎的族谱

    午后暴雨突至,骑楼外的石板路变成流动的墨色。林默在阁楼找到那本父亲的牛皮笔记本时,纸页间正飘落几片枯萎的含笑花瓣。内页记载着1982年修复陈嘉庚故居时的细节,钢笔字突然在某页变得潦草:

    今日在三立楼夹层发现铁盒,内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爸,我回来了》简介 >《爸,我回来了》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