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 14 章
    随着主持人小帕一声令下,现场的倒计时屏幕亮起,两个小时的烹饪时间正式开始。

    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感瞬间被灶火点燃的噼啪声、刀具与砧板的碰撞声所取代。

    “故乡的味道”,这个主题看似简单,实则最考验厨师的功底与情感。

    它不仅关乎技艺,更关乎记忆、文化与认同。

    全智薇那边果然是最“星光熠熠”的。

    她本人似乎并不急着动手,而是优雅地站在一旁,指挥着两位助手忙碌。

    她选的菜是“彩虹琉璃虾球”和“妈妈的金汤酸菜鱼”。

    听名字就充满了故事感和视觉冲击力。

    她的团队动作麻利,显然是经过精心排练的,各种高级厨具和进口食材摆满了操作台,引得不少镜头频频光顾。

    直播弹幕里,粉丝们已经开始刷起了“薇女神心灵手巧”,“期待值拉满”。

    雷哲选择的是“法式乡村慢炖小牛肉配迷迭香土豆泥”和“普罗旺斯番茄浓汤”。

    他解释说,他的故乡在法国的一个小镇,这是他祖母的拿手菜。

    他动作精准,切菜、腌制、煎封,行云流水。

    弹幕惊叹:“不愧是雷神,这操作看着就是专业米其林级!”,“虽然是西餐,但感觉很有温度。

    ”白引鹤走的是中式儒雅风。

    他选了“蟹粉狮子头”与“文思豆腐羹”。

    这两道都是淮扬菜的经典,极见功夫。

    他没有助手,独自一人,不疾不徐。

    处理蟹肉时细致耐心,剁肉糜时刀工匀称,揉搓狮子头时手法轻柔。

    做文思豆腐羹时,一块嫩豆腐在他手中,几番快刀起落,入水散开,便成了发丝般粗细的豆腐丝,引得现场一阵低低的惊呼。

    弹幕瞬间被颜粉和食客占领:“小白这刀工!帅我一脸!”,“白家食府的底蕴果然名不虚传!”,“这才是国风美食节该有的样子!”董师傅带来的食材最是朴素,面粉、时令蔬菜和一点猪肉。

    他要做的是“北方疙瘩汤”和“家常肉饼”。

    他一边做,一边还对着镜头,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慢悠悠地讲解着这些家常菜里蕴含的简单道理。

    “这疙瘩汤啊,以前家里穷,没什么好东西,弄点面疙瘩,放点菜叶子,打个鸡蛋,热乎乎一喝,就舒坦了。

    ”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透着让不少中老年观众共情了。

    弹幕画风也变得温情:“董师傅辛苦了!”、“这才是真正的烟火气。

    ”、“看饿了,想家了。

    ”沈芜的操作台简简单单,就像家里的厨房一样。

    桌上一条鲜活的鳜鱼,一小篮碧绿的蚕豆大小的虾仁,一块色泽深沉的咸肉,几根青翠的春笋,还有一些基础的调味料。

    她选的菜是“松鼠鳜鱼”和“腌笃鲜”。

    这两道菜,都是典型的江南风味,也是她记忆深处关于“家”的味道碎片,虽非她原本世界的直接复刻,却是在这个世界,她所能找到的最贴近“故乡”意蕴的表达。

    松鼠鳜鱼考验刀工、火候和调味,形态喜庆,滋味酸甜,是宴席上的常客。

    腌笃鲜则是一道极其考验食材本味的汤品,咸肉的咸鲜、鲜肉的醇厚、春笋的清爽、百叶结的豆香,交织融合,讲究的是一个“鲜”字。

    林荔在她身边,紧张得手心冒汗,却又不敢大声打扰,只能压低声音:“嫂子,你这鱼能行吗?我看全智薇那边都快摆盘了!”沈芜没说话,只是拿起捞网,将那条还在活蹦乱跳的鳜鱼捞了出来。

    去鳞、去鳃、开膛、去内脏,一气呵成。

    最关键的是去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豪门后妈, 商界爆红简介 >豪门后妈, 商界爆红目录 > 第 1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