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的心跳顿时加速。周志明,那个诬陷我、导致我被解雇的财务总监。
有何贵干我尽量保持冷静。
恭喜你啊,创业成功,还拿到了投资。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嘲讽,不过,你确定投资人知道你的前科吗
我没有前科,那些都是你们捏造的。
是吗法院可不这么认为。周志明冷笑道,我们公司已经对你提起诉讼,指控你盗取商业机密并用于你的新公司。第一次开庭日期就在下周。
电话挂断后,我立刻联系了陈律师。他很快确认了这一消息:我的前公司确实对我提起了诉讼,索赔金额高达五百万,正好是我们刚刚获得的融资金额。
这不是巧合,陈律师严肃地说,他们知道你拿到了融资,所以故意等到这个时候下手。
但他们没有证据啊!
在商业秘密案件中,举证责任往往在被告方。简单说,你需要证明自己的清白,而不是他们证明你有罪。
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旦诉讼开始,不仅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还可能吓跑我们的客户和潜在投资人。
更糟的是,当消息传出后,我们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几个新客户纷纷表示要暂停合作,等待诉讼结果。
我们该怎么办团队成员都看着我,等待决策。
我深吸一口气:首先,我们不能慌。这场诉讼是没有根据的,我们会赢的。其次,我们需要加快产品迭代,争取更多成功案例,用事实说话。
就在我们准备迎战的时候,又一个意外出现了。
新锐资本的赵总亲自打来电话:李浩,关于诉讼的事情,我们很担忧。董事会认为应该暂停后续融资,直到这个问题解决。
赵总,这完全是他们的陷害!我急切地解释。
我个人相信你,但商业是商业,风险是风险。我们需要看到这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赵总的语气很坚决。
这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后续资金支持的保障。按照目前的开支水平,现有资金最多只能支撑六个月。
就在我几乎要被压垮的时候,一封匿名邮件出现在我的收件箱里。
邮件的标题很简单:你需要的证据。
打开邮件,我惊讶地发现里面有大量文件,包括我前公司的内部邮件往来、会议记录和财务数据。这些文件清晰地显示,公司高管确实存在挪用公司资金的行为,金额高达数千万,而周志明正是主要参与者之一。
更重要的是,有几封邮件直接证明了我被诬陷的事实,包括周志明指示IT部门伪造我入侵系统的证据的邮件。
我立刻将这些材料转发给了陈律师。
这些证据确实对你有利,但我们需要谨慎。陈律师提醒我,首先,我们需要确认这些文件的真实性;其次,我们需要考虑这些文件的获取方式是否合法。
经过专业鉴定,这些文件被确认为真实的。至于获取方式,匿名发件人在邮件中暗示,这些文件是公司某内部员工良心发现提供的。
有了这些证据,案件的天平开始向我们倾斜。在开庭前的调解会议上,当我们的律师展示了这些材料后,对方的态度明显软化了。
我们可以考虑撤诉,但有条件。对方律师说,第一,李浩需要签署保密协议,永不披露这些材料;第二,双方互不追究。
陈律师看向我,等待我的决定。
我沉思了许久。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接受条件,意味着那些犯罪的高管可能逃脱惩罚;拒绝条件,官司会继续,而且结果难料。
最终,考虑到公司和团队的未来,我选择了接受条件。
但我有一个额外的要求,我说,他们需要公开澄清我没有盗取任何商业机密,并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