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在耳中轰鸣,像擂鼓般震得太阳穴突突作痛。秦军阵脚大乱,前排的弩手还没来得及上弦,就被楚军的投石机砸成肉泥。

    我的战马被绊倒,整个人摔进泥水里。刺鼻的血腥味混着腐草味钻进鼻腔,我摸到腰间的佩剑,却发现剑鞘不知何时已丢失。身旁躺着个年轻士兵,喉管被割断,双手还紧紧攥着半块烙饼,眼睛瞪得滚圆,倒映着天空中纷纷扬扬的箭雨。

    往回撤!王翦的吼声穿透硝烟,他骑着那匹著名的乌骓马,手中长戈上下翻飞,每一次挥击都带下一片血肉。我看见他胸前的护心镜已被砍出缺口,露出里面暗红色的软甲,那是他儿媳亲手缝制的,绣着密密麻麻的平安二字。

    一支箭矢擦着我耳际飞过,尾羽扫过脸颊时,我突然想起咸阳宫里的编钟——此刻战场上的金铁之音,与宫宴上的雅乐并无不同,只是前者奏的是生离死别,后者唱的是太平盛世。李信的身影在不远处闪过,他的大旗已断成两截,正被楚军的步卒追赶,甲胄上的漆片剥落,露出底下斑驳的旧伤。

    黄昏时分,残军终于退到涡水河畔。王翦坐在一块被炮火熏黑的巨石上,任由军医为他包扎手臂的伤口。他看着对岸燃烧的营寨,眼神空洞得像口枯井。我跪在他面前,喉间腥甜难抑:老将军,是我……是我误判了敌情。

    他抬手止住我,指尖的血滴在我衣襟上,绽开朵暗红的花。不怪你,他的声音沙哑如磨损的竹简,陛下要的是速胜,是彰显大秦威德的捷报,而我们……他顿了顿,望向天际最后一抹晚霞,那颜色像极了楚地的丹砂,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罢了。

    夜幕降临,河面上漂满尸体,像秋天的落叶般顺着水流打转。我摸出怀中的密诏,火光中,嬴政的字迹依然凌厉如刀:李信果勇,当可大用。若王翦怯战,可换蒙恬代之。纸页在风中簌簌作响,我想起出发前嬴政拍着我肩膀说的话:长卿,你当为朕的眼睛。

    王翦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出的血沫溅在密诏上,将天命所归四个字染成暗红。我慌忙扶住他,触到他后背嶙峋的骨骼,像触到一段即将风化的枯木。远处传来楚人的号角声,悠长而苍凉,像在为这场屠杀送行。

    知道为何楚人总也杀不尽么王翦忽然轻笑,手指蘸着自己的血,在石头上画了个歪扭的楚字,因为他们的根扎在泥土里,在《诗》《书》里,在每一个能歌善舞的巫祝身上。你烧了竹简,却烧不掉他们的魂。

    我望着他画出的楚字,血痕正在夜色中渐渐干涸,像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河风带来远处的童谣,隐约是楚人悼念战死英灵的《国殇》。王翦闭上眼,任由血迹在石上蜿蜒成河,而我知道,这场败仗,不过是大秦辉煌表象下第一道裂痕,更深的伤,还在后面。

    夜深了,星星从云层里探出头,像极了战场上未瞑的眼睛。我握紧手中的密诏,直到指甲将纸页戳出窟窿。王翦的话在耳边回响,与嬴政的训示混在一起,织成一张让我窒息的网。或许,从踏上这片土地开始,我们就已经输了——不是输在兵力,而是输在不懂,有些东西,比钢铁更坚韧,比火焰更绵长。

    但此刻,我只能将这些念头压进心底,就像将带血的竹简藏进袖中。明天,还要向嬴政写那封注定谎言连篇的捷报。而蕲南的土地,会记住所有的真相,在每一颗埋下的种子里,在每一滴渗入地下的鲜血中,静静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2

    阴山的风像把生锈的刀,割得人脸颊生疼。我站在烽火台上,脚下的城砖还带着烧制后的余温,砖缝里嵌着未洗净的草屑,那是民夫们和泥时掺进去的——为了让泥浆更有黏性,他们不得不把自己仅有的口粮磨成粉,拌进土里。

    蒙恬披着件褪色的羊皮氅走来,氅角上结着冰碴,每走一步都发出细碎的脆响。他递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秦的血与火简介 >大秦的血与火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