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传诏……嬴政突然抓住我的手腕,力气大得惊人,指甲掐进我去年在长城留下的旧伤,扶苏……朕错了……蒙恬……可托……他的眼神忽然清明,像回到了二十年前亲政那日,剑光映得他瞳孔发亮,丞相……护好大秦……

    话音未落,他的手突然松开,玉串滑落在地,最后一颗刻着李斯的珠子滚到我脚边。赵高猛地扑上去,指尖按在嬴政颈侧,片刻后转身,脸上挂着我熟悉的、令人作呕的谄媚笑:陛下龙御归天了。

    殿外突然响起闷雷,狂风卷着沙尘拍在窗纸上,发出扑扑的声响。我望着嬴政逐渐冷却的面容,想起三个月前他在咸阳宫说的话:朕梦见自己在东海捞月,月碎了,却看见千万个朕在波涛里沉浮。那时他以为是祥瑞,如今想来,不过是帝国即将崩塌的预兆。

    丞相,赵高的声音打断思绪,他不知何时已换上黑色丧服,袖口露出半截遗诏,陛下遗诏在此,立胡亥公子为太子,赐扶苏、蒙恬死。他说死字时,舌尖轻轻抵着上颚,像在品尝美酒。

    我猛地抬头,看见胡亥站在帷帐后,手里攥着块蘸了香粉的丝帕,正掩着口鼻。他的眼睛在香粉下泛着兴奋的光,像极了当年看见淳于越被拖去焚书时的嬴政。赵大人……他的声音带着未脱的稚气,丞相会遵旨的,对吗

    袖中传来玉珏的凉意,我摸出那枚刻着受命于天的玉珏,珏面还带着嬴政的体温。七年前,他亲手将这玉珏挂在我腰间,说:长卿,你我如同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此刻玉珏上的刻纹硌着掌心,我忽然想起王翦临终前寄来的信,只有八个字: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丞相赵高的语气里多了丝威胁,他身后的武士不自觉地按上剑柄,甲胄上的铜泡在昏暗的殿内泛着幽光。胡亥往前半步,丝帕滑落,露出嘴角未褪的绒毛——这个十七岁的少年,即将成为天下之主。

    我跪下身,将玉珏放在嬴政胸口,听着自己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谨遵陛下遗诏。玉珏触到嬴政冰凉的皮肤时,我听见自己的心发出一声闷响,像多年前焚书台上竹简爆裂的声音。

    公元前210年的冬天格外漫长。当扶苏的死讯传来时,我正在批阅修筑阿房宫的奏疏,朱砂笔在民夫死伤三万的字样上洇开,像团化不开的血。蒙恬的副将从北疆送来他的佩剑,剑鞘上刻着的忠字已被磨得模糊,剑柄里藏着封血书,只有长城犹在,忠魂不泯八个字。

    我知道,这个大秦,我终究是未能为陛下守住。

    胡亥即位那日,咸阳宫的钟鼓敲了整整三个时辰。我站在丹陛之下,看着赵高扶着胡亥登上王座,他的冠冕比嬴政的足足大了两寸,显得头重脚轻。阶下群臣三呼万岁,声音整齐划一,却像从陶俑嘴里发出的——三个月前,敢于直言的冯去疾、冯劫已在狱中自杀。

    丞相,赵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现在自称中丞相,袖口绣着只有天子才能用的日月纹,陛下要扩建上林苑,需征发关中民夫二十万……

    不可!我转身时太急,撞倒了身后的青铜灯台,陛下,我对着王座上的胡亥叩首,额头撞在他新铸的黄金踏板上,连年征役,民力已竭。昔年大禹治水,亦知体恤民力……

    体恤胡亥的笑声像被掐住脖子的鸭子,丞相忘了当年的《逐客令》么忘了陛下是如何横扫六国的他抬手抛来一卷竹简,我接住时发现是《商君书·垦令》,页首用朱笔圈着重刑而连其罪,则民不敢试。

    竹简边缘锋利如刀,割破了我的指尖。赵高上前半步,替胡亥整理冠冕:丞相一片忠心,陛下自然知晓。只是如今大秦铁骑所向披靡,何须顾及蝼蚁的死活他特意将蝼蚁二字咬得极重,我看见他袖中露出的玉蝉,正是当年那个儒生送的,蝉翼上还刻着忠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我站在章邯的军营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秦的血与火简介 >大秦的血与火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