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我拆开包装,里面是一本印得很精致的小册子,封面写着特殊人群金融服务指南,右下角还印着我爸的名字——李建国。

    我愣了一下,手指摩挲过那两个字,像是触到了什么柔软的东西。

    翻开第一页,一段话静静躺在那里:愿下一个人不再重复你的路。

    我没忍住,眼泪就掉了下来,砸在纸页上,晕开了墨迹。

    张强那天来看我,我把手册递给他看,他翻了几页,叹了口气说:这东西要是早两个月出来……

    我说不出话。

    他说完之后也没再继续,只是默默把手册放回桌上。

    风从窗户吹进来,带着点凉意。

    林晓梅的事我是后来才知道的。

    她没死心,还是想回到银行工作,但不是做柜员了,而是加入了新成立的特殊人群上门服务小组。她说,这是她重新开始的方式。

    第一次上门服务是个瘫痪老人,住在城东的老小区。老人女儿急着用钱给父亲换药,可人出不了院,手续又繁琐得要命。

    林晓梅去了,穿上了久违的制服,头发还是那么一丝不苟地扎着。她蹲下来帮老人整理身份证件,动作很轻,眼神也很温柔。

    老人一边签字一边掉眼泪,嘴里不停说着谢谢。林晓梅看着他,眼眶也红了。

    她说那是她人生第一次,觉得这份工作不只是流程和数字。

    王勇也开始变了。

    他辞了原来的职位,去社区银行当义工。每天早上七点半就到岗,比正式员工还早。他会主动帮老年人操作自助机,教他们怎么转账、怎么查余额。

    有次一个老太太非说他是保安,他也不解释,就笑着点头:对,我是这儿的‘金融保安’。

    那天他遇到那个排队大妈,就是当初骂我们装可怜的那个。大妈没说话,只是默默递给他一杯豆浆,说:你变了。

    王勇接过杯子,没喝,只是盯着杯口冒出的热气看了很久。

    城市的变化也在悄悄发生。

    我去医院复查时,路过一家新开的银行网点,门口挂着醒目的牌子:绿色通道专窗、老年人优先办理。

    年轻柜员告诉我,现在培训内容加了真实案例教学,其中一个就是我父亲的故事。

    张强有次带客户去银行办事,看到一个护士陪着病人顺利通过快速通道取了钱。他站在外面看了会儿,嘴角露出一点笑意。

    那天晚上他跟我说:至少有人听进去了。

    我点点头。

    但我心里明白,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像我手里的这本手册,它写得很好,流程也很人性化,但它救不回我父亲。

    我只是希望,以后有人遇到类似情况,能少走些弯路。

    周记者还在追这件事。

    她最近发了一篇报道,讲的是某地一位老太太因为绿色通道及时启动,成功完成了手术。文章结尾有一段采访,是某个银行经理说的:我们正在努力让规则变得更有人情味。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空,但我还是点了赞。

    那天我出门散步,经过那家银行,门口的花已经被人清理干净了,地上铺着新的鹅卵石,阳光照上去,泛着光。

    我站在门口看了会儿,没进去。

    身后有个小姑娘拉着奶奶的手,指着绿色通道的牌子问:奶奶,这个是不是专门给你们准备的呀

    老奶奶笑着说:是啊,咱们现在办事方便多了。

    我转头看了她们一眼,心里忽然有点酸。

    那天回家后,我打开手机银行App,再次看了一眼绑定父亲存折的余额。

    然后,我退出来,打开了微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银行前的绝命简介 >银行前的绝命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