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你转身,看见如来立在金桥之上,身后跟着唐僧、悟空、沙僧。金身的光芒与你的净世金身交相辉映,却比往日多了几分柔和。如来抬手,一块匾额从金光中飞出,净坛福地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边缘刻着并蒂莲与九齿钉耙的纹样。
情之一字,能堕阿鼻,亦能证道。如来的声音如洪钟大吕,却带着几分欣慰,汝以凡心修得大自在,此乃真正的净坛使者。他望向翠兰,眼中泛起慈悲,高翠兰虽误堕魔障,却初心不改,特赐净坛夫人仙籍,与八戒同修同证。
你愣住了。翠兰却摇摇头,从你怀里挣出,对着如来福了福身:谢佛祖恩典,但民女不愿再修仙。她转身握住你的手,指尖与你掌心的莲花印记相贴,我只想做高翠兰,做猪八戒的妻,在人间生儿育女,看他耕地我织布,看他惹祸我骂人。
唐僧的禅杖轻点地面,传来低低的笑声:善哉,善哉。八戒,你终究是得了大自在。悟空抓耳挠腮:呆子,这下真成凡人了以后谁帮俺老孙背行李沙僧捧着琉璃盏,眼中泛起水光:师兄,记得常回流沙河看看。
你望着他们,忽然想起取经路上的种种争吵与扶持,想起在女儿国喝的那碗落胎水,想起在盘丝洞被蜘蛛精追着跑的狼狈。原来真正的圆满,不是成佛作祖,而是能握着爱人的手,对曾经的自己说一声:这一路,辛苦了,但值得。
高老庄的废墟在你们掌心金光中渐渐复原。你用金身之力种下的梧桐树已亭亭如盖,翠兰在树下摆了张石桌,桌上是刚蒸好的馒头和她酿的葡萄酒。学堂的孩子们追逐着跑过,手里拿着你用佛力折的纸船,嘴里喊着八戒师父教我们念《心经》。
如来的金桥渐渐隐去,却在云端留下一道彩虹。你搂着翠兰坐在门槛上,看夕阳把她的影子拉长在青石板上。她腰间的仙铃与你腕间的佛珠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这声音穿过田野,越过山丘,竟隐隐传到了灵山脚下。
后悔吗她忽然问,指尖玩着你耳垂上的绒毛。你低头吻她,尝到她唇角的葡萄甜:不后悔。你呢她望向远处冒炊烟的农舍,望向学堂里蹦跳的孩子,望向你眼中倒映的人间灯火,忽然笑出泪来:我啊,只后悔没早告诉你——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天蓬元帅,不是因为你是净坛使者,只因为你是你。
多年后,当你们的孙子骑着木牛流马在田间撒欢,当书院里的学生们争论着情为何物,你总会牵着翠兰的手,坐在老槐树下,看天边的流云聚了又散。她鬓边的白发被风吹起,你替她别上那半粒莲子做成的发簪,忽然听见灵山方向传来钟声——那是新的取经人路过,在向你们的传奇,遥遥致敬。
终章:槐影流年,人间佛心
你靠在老槐树下,看翠兰在井台边淘洗青菜。她的银发用你送的木簪挽着,围裙上沾着面粉,袖口露出当年你用佛力修复的胎记——那是你们重逢后她执意留下的,说这才是完整的高翠兰。井绳在她掌心磨出了茧,却比当年握仙铃时更显温柔。
老头子,该磨锄了!她的喊声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你笑着起身,九齿钉耙早已化作普通农具,耙齿上还沾着去年秋天的稻穗。路过学堂时,孩子们正围着承惠——你们的小孙女——听她讲天蓬元帅战鬼帝的故事。她手舞足蹈的模样像极了翠兰年轻时,你忍不住停下脚步,听见她清脆的童声:后来啊,祖父用真心凝成莲花印记,把鬼帝的老巢都照亮啦!
暮色浸染田野时,你们并肩坐在田埂上。远处的灵山在云霞中若隐若现,十八年前你捏碎的佛位令牌,如今已化作学堂门口的石灯,每晚都会自动亮起。翠兰递来一块烤红薯,热气混着泥土香钻进鼻腔,你忽然想起取经路上偷啃的烤玉米,想起她在高老庄灶台前的背影。
看,流星。她忽然指着夜空。你抬头,看见一道金光划过,像极了净世金身初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