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老院深处传来老人的呻吟,陈叔的断戟突然化作艾灸条,戟刃上的艾草纹路与祠堂方向共鸣:地气眼核心被浊气困在祖牌位的‘身柱穴’,再拖下去,老人们的精气神要被吸干了。

    后园的祠堂门锁着铜锈,林秋的灵眼穿透木门,看见供桌上的祖牌位正在逆时针旋转,每个牌位上的名字都被浊气篡改成无用之人,牌位前的香炉里插着七根黑香,香灰显形为输液管、血压仪等医疗设备。

    用艾灸条引动祖牌位的灵气!他翻开《市井灵膳经》,翻到身针篇,身窍通于骨,破阵要用百家暖!

    陈叔的断戟劈开铜锁,艾香混着霉味扑面而来。林秋掏出护工们蒸馒头用的老面引子——那是父亲当年留下的固气引,瓷罐上的暗纹与玉佩同源,对着祖牌位的身柱穴位置倾倒。老面引子落地的瞬间,地面浮现出针灸图谱,牌位上的浊气咒文开始剥落。

    小李,让老人们把心里话喊出来!林秋大喊,哪怕是骂街、唠叨,都是破阵的灵火!

    302房的张大爷首先开嗓:我年轻时能扛两袋水泥!对门的王奶奶跟着喊:我孙女昨天给我打电话了!护工们的加油声、甚至厨房的锅铲碰撞声,都成了唤醒地气眼的暖身咒。祖牌位在声浪中震颤,香灰显形的医疗设备纷纷爆散,露出底下刻着寿字的玉片——地气眼核心。

    人间司的黑衣人从祠堂暗处冲出,这次他们的武器是改装过的血压仪,袖带里缠着浊气凝成的绷带,绷带上印着放弃治疗拖累家人等字样。林秋甩出保温箱里的药膳粥,注入老人们的回忆——抗美援朝的枪声、改革开放的号角、甚至年轻时的情歌,粥面立刻沸腾成金色铠甲,挡住了袖带的袭击。

    你们以为用‘没用了’就能困住老人他盯着黑衣人胸口的断指骨,那上面新刻了身字,他们年轻时修过铁路、种过良田,身上的老茧比你们的浊气更硬。

    最后一根黑香熄灭时,祖牌位恢复原状,牌位背面浮现出父亲的留言:身窍固,百骸暖,浊气散于老茧间。吾儿切记,老人的故事,是人间最暖的膏药。林秋捡起地气眼玉片,发现上面多了行小字:艾灸三壮,老面半两,可固身窍九分。

    养老院的走廊重新热闹起来,老人们摸着不再疼痛的腰肩,发现后颈的灰雾已化作老茧形状——这是地气眼净化后的标志。小李从值班室抱出个木盒,里面装着父亲当年留下的针灸铜人,铜人身上刻满养老院地图,每个房间都标着对应的护工名字。

    你父亲每周都来,张大爷擦着铜像流泪,说老人们的笑声,比任何降压药都有效。他从枕头下掏出泛黄的照片,照片里的父亲正给老人做艾灸,背景是祠堂的寿字匾额,他走后,我们的降压药就变了味……

    街角的广告牌再次变换,这次出现的是养老院全景,老人们在祠堂前晒太阳,广告词写着:每一道温暖的目光,都是给城市的固身膏。路过的医护人员发现,他们的血压仪表面浮现出针灸纹路,就连降压药的包装盒,也悄悄印上了笑一笑,十年少的灵膳标语。

    老张骑着电动车赶来,车筐里装着定制的艾灸送餐箱:小林,民政局要推广咱们的‘老年灵膳’了!说以后每个养老院都配灵气理疗餐。他指着林秋的送餐箱,箱体上新增了艾灸条、老面引子、祖牌位的图案,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像被岁月磨亮的老物件。

    当第一份灵气药膳粥送出时,祠堂的寿字匾额突然发出钟鸣般的清响,惊飞了栖息在养老院围墙上的乌鸦。这次,乌鸦的羽毛不再是浊黑色,而是泛着老人白发般的银灰色,叫声里带着劫后余生的轻快。

    养老院的阴影里,戴墨镜的男人握紧了手中的断指骨,上面的身字玉片正在发烫。他掏出手机,给幕后BOSS发去消息:第六个地气眼已失,对方用的是最麻烦的‘人间温情’。屏幕微光映出他胸前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灵针外卖员简介 >灵针外卖员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