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张骑着电动车赶来,车筐里装着各校定制的灵膳课间餐:小林,教育局要跟咱们合作了!说以后每个学校的营养餐都加‘灵气食谱’,还能选方言版听力灵膳!他指着林秋的送餐箱,箱体上新增了粉笔、黑板擦、课铃的图案,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像被无数次使用的旧物,却焕发着新生的灵气。
当第一堂灵气音乐课响起时,旧广播室的扬声器突然播出父亲的录音:秋儿,如果你听见这段声音,说明耳窍已通。记住,真正的知识不是困在试卷里的答案,是孩子们眼里的光,是他们敢说‘我不懂’的勇气——就像你当年总问我,为什么针灸能治百病,却治不好妈妈的咳嗽。
林秋摸着胸前的玉佩,发现上面的针灸纹路又多了课铃、粉笔、作业本的图案。这些曾被他视为普通的校园物件,此刻都成了守玉人的灵器,成了对抗浊气最锋利的针——不是因为它们古老或神秘,而是因为它们沾着人间的烟火,带着孩子们的温度。
教学楼的阴影里,戴墨镜的男人握紧了手中的断指骨,上面的耳字玉片正在发烫。他掏出手机,给幕后BOSS发去消息:第五个地气眼已失,对方用的是最麻烦的‘童言无忌’。屏幕微光映出他胸前的纹身,竟是半张被浊气污染的试卷,却在角落渗着不易察觉的灰雾,下一个地气眼在养老院,那里的老人最容易被‘没用了’‘拖累子女’等浊气困住,我们的信标已经伪装成降压药,就等他们咽下最后一口……
电动车的喇叭声惊醒了沉思的林秋,陈叔拍了拍他的肩膀:下一站,夕阳红养老院。老人们说电视里的戏曲变成哭声了,护工们的嘘寒问暖也没人听见了。
他点头发动车子,送餐箱上的青铜纹路与校园的晨读声共鸣,发出类似课铃的清响。路过教室时,小雨追出来塞给他一袋发光的粉笔:秋哥,这是我们班同学送你的,上面刻着‘谢谢’和‘加油’!
阳光穿过走廊的玻璃窗,照在粉笔上,那些刻着暖心话语的粉笔,正发出比任何钻石都更璀璨的光。林秋知道,这光是孩子们眼里的希望,是老师们心里的热忱,是这个城市最珍贵的灵气——只要有这样的光在,浊气永远无法真正胜利。
市三中的上课铃再次响起,这一次,铃声里混着孩子们的笑声、提问声,混着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混着校园里的鸟语花香。这些声音汇在一起,成了这个城市最清澈的耳窍,比任何古老的阵法都更通透,更明亮——因为它们来自人间,来自每个认真活着的人,心里那点永远不会熄灭的光。
第十章养老院的艾灸降压贴
夕阳红养老院的铁门挂着设备检修的木牌,林秋的电动车刚靠近,送餐箱上的青铜纹路就泛起艾灸般的温热——地气眼详图上的第六个红点,正藏在养老院后园的百年祠堂里。他的灵眼扫过围墙,发现爬满爬山虎的墙面上,灰雾凝成的拖累子女半截身子入土等字样,正顺着排水管道渗入地下。
身窍地气眼藏在祠堂的祖牌位,陈叔摸着断戟柄上新增的艾灸纹路,当年你父亲在这儿给老人们做过针灸理疗,祖牌位底下埋着‘固身阵’。现在……他指向门口的护工,对方正给老人喂药,药杯里的水泛着金属光泽,人间司把降压药换成了浊气载体,老人们的叹息声都成了引气咒。
手机弹出紧急订单,地址显示夕阳红养老院302房,备注写着:我爸说枕头下的照片在哭,降压药吃了像吞铁块!发件人是护工小李,他曾在便利店见过林秋治伤,此刻正躲在门后,后颈处贴着临时工标签,标签下的皮肤已浮现出药片形状的灰雾。
李哥,降压药的铝箔板借我看看。林秋避开巡逻的保安,发现铝箔板上印着的批号,正是三个月前渣土车司机身上的浊气编号,这些药盒刻着‘身如朽木’咒,吃下去的不是药,是浊气针。
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