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1章 专司监察天下事务
个江南吕家!好一个吕本!"

    顷刻之间,朱元璋猛然合上奏章,双目如火炬般炽烈,那熊熊怒火似要焚尽天际。

    他周身散发出的强大威压,如山岳般沉稳厚重,使得殿中群臣无不屏息凝神,内心震撼不已。

    尤其是那些江南文官,从朱元璋的言语中感受到了他对江南世家深深的敌意。

    “右相国,来瞧瞧,这便是朕的忠臣。”

    随后,朱元璋将奏章掷给下方的胡惟庸,冷冷说道。

    “臣领旨。”

    胡惟庸伸手接住了飞来的奏章,然而他的手指却不自觉地微微颤动。

    这一细微动作,却未能逃过朱棡和朱标的目光。

    毕竟以胡惟庸的智慧,怎会不知朱元璋之意。

    而且一旦接过这份奏章,便意味着与江南所有世家为敌。

    若不接奏章,则又会触怒朱元璋。

    因此胡惟庸心中自有考量。

    只是朱棡精心布局,不正是为了促使胡惟庸与江南世家彻底决裂吗?

    ------------

    随即,胡惟庸打开奏章,但心思却全然不在上面。

    吕家虽为江南世家,其所犯罪行,若非留有余地,早就该灭门了。

    然而这个棘手的问题如今却被推到了胡惟庸面前。

    这不是明摆着逼他与江南世家对抗吗?

    可胡惟庸又能如何?若不得罪江南世家,就只能得罪朱元璋。

    而得罪了江南世家,他还算是右相国;可要是得罪了朱元璋,那吕家的结局就是他的下场。

    同时,他也明白了朱元璋为何要把这个难题交给他。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江南世家的问题。

    吕本自年轻时便追随朱元璋,算得上开国功臣。即便皇帝有意处置,也不能由他率先开口,以免寒了其他大臣的心。

    吕家谋害太子妃之事已成定案,但他们是朱元璋的姻亲。因此,皇帝不便做得太过分,这个替罪的角色只能交给胡惟庸。

    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朱元璋对胡惟庸的信任。

    随后,胡惟庸嘴角浮现一丝笑意,向皇帝启奏:"江南吕家辜负皇恩,图谋加害太子妃,违背纲常伦理,动摇国家根本,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老臣恳请陛下下令诛杀吕家满门,并昭告天下,公开吕家所犯罪行,以正视听!"

    "至于侧妃吕氏,虽出身江南,却家风败坏,无羞无耻,且企图染指正妻之位,罪无可赦。然念及皇恩浩荡,陛下慈悲为怀,老臣恳请陛下赐其死。"

    待胡惟庸呈上奏折后,忽然跪地叩首,目光坚定地看着朱元璋说道。

    尤其是"江南"二字,他刻意加重语气,令江南籍的文官们脸色铁青。

    这些文官并非愚钝之人,怎会听不出胡惟庸话中的深意?

    表面上指责吕家,实则影射整个江南地区,此人用心何其歹毒!

    至于公开宣扬,更是对江南士族名誉的一次重创。

    再说那个侧妃吕氏,出身江南却被描述为家风不正、毫无廉耻之人?这不仅是针对她个人,简直是将所有江南女子都侮辱了。

    胡惟庸此举无疑是要彻底得罪江南士族。

    即便日后江南士族与吕家划清界限,朱元璋也难以再信任江南。

    这对江南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明朝鼎盛之时,即便江南士族消失,朝廷依然能维持运转如常。

    若朱元璋因江南士族之事疏远他们,这些家族的衰败便已成定局。

    然而,江南士族中的官员又能如何应对呢?

    胡惟庸的话看似针对吕家,实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在大明当暴君简介 >我在大明当暴君目录 > 第31章 专司监察天下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