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二章赤崁古楼
形,x好负重,所以其形象常被用於驮负碑石。

    面向楼阁,右侧一座郑成功受降塑像。几年前见此塑像时,荷兰人还成跪姿;今日再见,竟然站了起来。这一跪一站之间,据实呈现了郑荷议和当时,郑成功答应让荷兰人尊严离台的宽宏承诺。

    往左经过楼阁西侧,走道旁陈列多件石器,其中一座位於城砦原始入口的石马特别醒目,那正是何昊雄教授提起过的郑其仁墓前石马,断足部份早已重塑。石马旁则有数颗「技勇石」,方石左右凿孔,便於手举以锻链臂力,大概曾是郑成功用来选拔铁人的「武科石」吧!

    荷兰的城砦遗迹,仅余城基与棱堡的残垣断壁,城基之上现今建有海神庙与文昌阁,城基西北侧则是蓬壶书院,整座赤崁楼结合庙、阁、书院等不同建筑风格於一t。

    海神庙与文昌阁之间,就是昨晚何昊雄教授与陈文钦教授谈论到的那口古井。由於安全考量,井口已被封上强化玻璃,但游客仍得以经由透明的封盖一窥井底,几位国中学生就正弯身朝着井里头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我闭上眼、面朝下,伸长脖子将头探到井口上方,然後gu起勇气睁开双眼,但下一秒却又立刻闭上眼将头缩回。井里的幽暗深黑之中又再度浮现那幅令人作呕的画面。

    不行!我还是克服不了那个恐怖的经验!

    父亲的故乡在金门,服完兵役後就来到台湾讨生活,并在台湾结婚生子,从此定居台湾,只在年节返乡祭祖并探视祖母。在我小时候,金门仍是战地,往来台湾本岛的交通并不像现在这般便利,所以父亲总是单独一人回去。直到我九岁那一年,为了奔赴祖母殡丧,我才首次在金门度过了半个月的时光。

    那时候金门的基础建设还相当不完善,老家琼林村的道路都还是泥土地面,一下雨不但泥泞不堪,还混杂了家禽的排泄物,与现在漂亮乾净的红砖道相b,真是有如天壤之别。

    现今的金门,早已从战火的炼狱蜕变为人间的天堂。但在那时,连淡水都稀少得可怜,家家户户普遍都得靠凿井汲取地下水,才有足够的淡水可供使用。

    有一天,村子里的人感觉从某口井里所汲取来的水总是有gu怪味,几位街坊邻居於是决定相约前往那口井去一看究竟,我也跟着父亲前去凑热闹。到了现场,一伙人围着水井议论纷纷,个头矮小的我也钻过人群探头往井底瞧,井底深邃漆黑,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此时有位邻舍拿来了手电筒,往井底一照,瞬间我被眼前出现的画面给震摄住。虽然父亲的大手立即蒙住了我的双眼,但仅仅是一秒钟的时间,那个画面从此深烙印在我心中、难以忘怀,形成一gu无法磨灭的恐惧。

    一个浮肿腐烂的屍t,浸泡在井水中载浮载沉,张开的嘴巴以及只剩窟窿的双眼,不断有白se蠕动的蛆虫钻进钻出。原来是一名适应不良、又遭逢nv朋友兵变的士兵,在此投井自戕。从此之後我对古井产生了一种恐惧,只要我从井口往黑暗的井底下瞧,这个画面就会出现在井里的那片黑暗之中。

    「你怎麽了?」毓璇问。

    见我突然缩头闭眼的动作,而且还不断地深呼x1,毓璇趋前关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没事,只是想起令人不舒服的经验。」我说。

    我向毓璇聊起了小时候在金门那段不愉快的经历,边聊边登上文昌阁。

    走上狭窄的木造楼梯,来到文昌阁的二楼。这层楼供奉「魁星」,手握墨斗、面容如鬼,还真是以「魁」字来雕塑形象呢!

    来到阁外西侧回廊,夕yan斜晖筛过回廊栏柱,在回廊地板上投s出长长的一道道栅影。

    从前这里往西便是台江内海,海cha0可直达城楼之下,登楼远望,可遥观内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日月重光简介 >日月重光目录 > 第十二章赤崁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