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二章赤崁古楼
尽头的王城。向晚时分,半没入海面的落日映照出砦墙堡垒的黑se剪影,彷佛王城就沐浴在夕yan红光之中,因此过去曾有「赤崁夕照」的美景之说。

    如今台江内海淤积成陆,此刻我倚着栏柱往夕yan的方向远眺,只见建筑物栉b鳞次,错落在曾是台江内海的区域上,颇有沧海成桑田的感触。

    走到文昌阁南面,我凭栏俯视着底下那口井,然後抬起了头,视线往前延伸向远方。

    「你在看什麽?」

    毓璇看我望得出神,出声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没什麽。我在想如果那口古井内真的有密道,那会通往那里?以前从这里往西就是台江内海了,与安平古堡之间是一片汪洋。就如同何昊雄教授所说,以当时的技术要开凿一条海底隧道,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如果密道不是通往安平古堡,那到底通向了那里?」我说。

    毓璇听我这麽一说,「噗嗤」了一声,好像在嘲笑我竟然会相信这麽荒诞的传说。

    「你真的相信古井里有密道啊?」毓璇问。

    我可不认为「古井里有密道」是荒谬不可信的事,虽然陈文钦教授也对此种说法嗤之以鼻,但我相信何昊雄教授,既然他认为有其可能x,就绝不只是无讥之谈,纵使目前并没有任何可信的证据。

    我不想在「古井有无密道」的议题多做争论,赶紧转移话题。

    「关於天地会手札里那段描述郑克臧夫妇埋葬地点的文字,你有没有什麽看法?」我说。

    毓璇是中文系学生,或许对文字的敏感度较高,我不只单纯想转移话题,而是想听听她对这段文字有无其他解读。

    「那段文字写得很白话,字面上的意思也很浅显易懂,都只在阐述郑成功三代对台湾的经营,怎麽看都不像是对某个地点的描述。承天擘海,擘有策划、处理的意思,承天擘海,威镇东南。是说郑成功承奉天意、经略海上,威震东南海域。接着写延平三世开辟台湾、护明皇祚。然後拓土七鲲,建兴圣庙。两句则分别描述郑成功与郑经的功业。七鲲身的开疆拓土,象徵郑成功於台江内海兵战荷军、收复台湾,建兴圣庙则指郑经时期建孔庙、兴礼教。最後述说郑氏三代忠魂受到万民的崇拜与祭祀,这里确实转折得有些突然,前面都在阐述郑成功三代的丰功伟业,但写到兴建孔庙之後却突然笔锋一转,说什麽残躯永远伴随忠灵、共享万民崇祀。」毓璇说。

    毓璇的看法与我相同,昨晚第一次听到这段文字时,对於最终那一句,总有一gu说不上来的违和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不过倒过来想,如果前面这一段文字真是描述郑克臧夫妇遗骸的安葬地点,那麽最後这一句反而是再合理不过了。写下郑克臧夫妇的长眠之地,然後说他们的遗骸与灵魂在该地享受万民祭祀。」我说。

    「可是後人都不晓得郑克臧夫妇遗骸安葬在何处了,那来得万民崇祀啊?而且就前後文连贯来说,最後这句可不一定单指郑克臧夫妇,更像是在讲郑成功与郑经,又是孤臣、又是忠灵的,而且前文描述的功业大多完成於郑成功与郑经这两代。」毓璇说。

    我完全同意毓璇的看法,与其说这段文字描述郑克臧夫妇的埋葬地点,不如说是两代延平王的长眠之地。

    「嗯!我同意你的看法,而且最後这一句还有个奇怪之处。依据民间习俗的说法,人有三魂,分别是主魂、觉魂与生魂。人si後生魂消灭、主魂会再入六道轮回,至於主导感官、记忆的觉魂则被引至牌位供奉。所以墓地埋葬遗骸,牌位接受祭祀香火。可是最後这一句却说残躯伴随忠灵、共享万民崇祀。」我说。

    「会不会郑克臧夫妇安葬在供奉郑家人牌位的地方啊?这样遗骸与牌位觉魂就同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日月重光简介 >日月重光目录 > 第十二章赤崁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