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章
应当明辨是非,不随波逐流;砥砺品德,不贪图富贵;学以致用,为民请命;兼济天下,匡扶正道。文章旁征博引,论证有力,最后以"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结,字字珠玑,令阅卷老师连连点头。

    第三环节,林宇展示了自己的太平拳。虽然只练习了两个月,但他动作规范,呼吸均匀,展现出了超出年龄的稳定性和力量感,赢得了考官的赞赏。

    考核结束后,林宇走出太学,见曹嵩正焦急地等待着。

    "孟德,考得如何?"曹嵩急切地问道。

    林宇微微一笑:"回父亲,考得还算顺利。第一环节回答了关于儒家思想的问题,第二环节写了一篇关于士人责任的文章,第三环节展示了太平拳。考官们似乎还算满意。"

    曹嵩闻言松了口气:"那就好。不过结果还要等十天后才能公布,我们先回府吧。"

    回府的路上,曹嵩询问了林宇的具体答题情况。听完林宇的复述,曹嵩既欣慰又担忧:"你的回答确实出色,但某些言论过于犀利,尤其是对当今时局的评价,恐怕会引起某些人的不满。"

    林宇心中了然,自己确实有些言辞激烈。不过,这个时代的士人风骨尚存,敢于直言利弊的人反而更受尊重。况且自己是司空之子,身份特殊,言论尺度可以稍大一些。

    "父亲不必担忧。"林宇安慰道,"孩儿只是实话实说,并无冒犯之意。而且这次考核的考官多为学界名士,想必能理解孩儿的心意。"

    曹嵩点点头,但仍有些忧虑:"希望如此吧。不过无论结果如何,你已经尽力了,为父为你感到骄傲。"

    接下来的日子,林宇继续跟随三位老师学习,同时也留意着朝廷动向。通过父亲和舅舅的只言片语,他了解到朝中党争越发激烈,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明争暗斗,天子虽有心改革,却力不从心。

    与此同时,民间的太平道也越发活跃,据说信徒已达数十万,教主张角更是自称"天公将军",声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预示着黄巾起义即将爆发。

    十天后,太学公布了考核结果。令曹嵩和林宇欣喜的是,林宇不仅成功入选,还被评为最优秀的三名新生之一,受到了特别表彰。

    "孟德,好样的!"曹嵩喜形于色,"不愧是我曹家的儿子!这次你不仅为自己争了光,也为我们曹家增了脸面!"

    林宇谦虚地说:"这都是父亲和老师们的功劳,孩儿只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

    第二天,夏侯庄派人送来一封信,告知林宇军学的考核也通过了,将在一个月后开始上课。

    "太好了!"林宇振奋不已,"这样我就能文武双修,为未来做更充分的准备!"

    曹嵩欣慰地看着儿子:"孟德,你的成长令为父惊讶。短短几个月,你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少年。太学和军学的学习将为你打开更广阔的视野,希望你能珍惜这个机会。"

    林宇郑重地点头:"父亲放心,孩儿绝不会辜负这个机会。"

    当晚,林宇独自一人在房中思考。太学和军学的入选,为他打开了两扇重要的大门。在太学,他可以接触到当代最优秀的学者和思想,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军学,他可以系统学习军事理论和实战技能,为未来的战事做准备。

    "接下来,我需要在太学和军学中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特别是那些在历史上曾是曹操谋士的人才。"林宇自语道,"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这些人如今或尚年幼,或仍在求学,若能提前结识,将来定能成为强大助力。"

    林宇拿出一张纸,开始列出历史上曹魏的谋士和将领名单,标注他们的出身和专长,为下一步的人才搜寻做准备。

    "知人善任,是我的优势之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谋定天下:穿越成曹操简介 >谋定天下:穿越成曹操目录 > 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