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拳和短兵器使用。
考核前一周,蔡京特地加强了对林宇的指导,着重讲解了一些可能出现在考题中的经典章节和历史事件。
"公子学问扎实,考核应无大碍。"蔡京鼓励道,"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太学考官多为名士,重视品德与思想。在回答问题时,既要表现出对经典的理解,也要展现自己的独立思考,但切忌标新立异,以免被视为狂妄。"
许靖则帮林宇梳理了文章写作的要点:"公子文笔流畅,立意高远,这点很好。但有时候用词过于犀利,容易得罪人。考核时要注意含蓄一些,委婉表达自己的观点。"
赵峰虽然不参与文化课的辅导,但也给了林宇一些建议:"考试时难免紧张,公子可用我教你的调息法稳定心神。另外,保持体力也很重要,考前不要过度疲劳。"
林宇谨记三位老师的教诲,同时也暗自复习现代应试技巧,做好了充分准备。
考核当日,曹嵩亲自送林宇前往太学。太学位于洛阳城东,占地广阔,建筑雄伟。考场设在太学的礼堂,数百名前来应考的少年齐聚一堂,场面甚是壮观。
"孟德,为父就送到这里了。记住老师们的教导,沉着应对,不要紧张。"曹嵩拍拍林宇的肩膀,鼓励道。
"是,父亲。"林宇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了考场。
考核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经义问答,由考官提问经典相关问题;第二环节是文章写作,要求考生根据给定主题作文;第三环节是才艺展示,考生可自选一项才艺表演。
第一环节,林宇被分到了一位白须飘飘的老考官面前。
"请问公子姓名?"老考官和蔼地问道。
"学生曹操,字孟德。"林宇恭敬答道。
老考官眼前一亮:"曹司空之子?"
"正是。"林宇微微低头,不卑不亢。
老考官点点头:"好,我们开始吧。请解释《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含义。"
这个问题林宇之前已经回答过,但他没有照搬之前的答案,而是结合近期的思考,重新表达:"君子彼此尊重不同见解,求同存异,因而能和谐相处;小人则表面同调,实则各怀心思,貌合神离。这启示我们,真正的团结不是强求一致,而是在差异中寻求共识,这对治国理政尤为重要。"
老考官满意地点点头:"回答得很好。那么,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二者有何异同?"
林宇思索片刻,答道:"二者都论及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角度不同。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消极的,告诉我们不要做什么;而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则是积极的,引导我们主动去做什么。前者是不伤害,后者是主动关爱。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儒家仁爱思想的完整体系。"
老考官露出惊讶之色:"公子年纪轻轻,却能如此深入理解,实属难得。再问最后一个问题:当今之世,如何实践这些儒家理念?"
这个问题直指现实,林宇谨慎作答:"当今之世,表面繁华,实则暗流涌动。实践儒家理念,首先应从自身做起,修身、齐家,然后再推己及人,尽己所能影响周围的人和事。为政者若能以民为本,减轻徭役,关心民生,则国可安;士人若能正己守道,不趋炎附势,则风气可正。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尽一份责任,汇聚起来,便是改变世道的力量。"
老考官深深地看了林宇一眼,点头道:"好,你的回答令我满意。第一环节结束,请移步下一考场。"
第二环节的主题是"乱世中士人的责任",这个题目似乎是专门为林宇准备的。他提笔挥毫,行云流水般写下了自己的看法: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