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如晦
灵濯云淡风轻地说。
不知怎的,谢晦已在他的语气中读懂了那一抹不知真假的“同病相怜”。
于是她轻笑一声,“我走的时候是隆安十七年的腊月。
我外祖父替我寻了一只药发木偶,说是除夕要放给我看,可是我没看成烟花,那只木偶现在也该烂成一滩泥土了。
”“想要看烟花何时都成,何必等到除夕,”他说道,“你熟悉的还有你的名字,它也是你家人留给你的东西。
”他难得说这样安抚人心的话。
谢晦已转过头,从那一堆写满她名字的宣纸里,窥见了那一双生机盎然的眼睛。
或许她没说过,他长了一双很漂亮的眼睛,她并不觉得妖异。
“再熟悉,也比不得李大人写过的一百遍。
”谢晦已缓步走向他,与他隔着书案,点了点桌子上的纸:“我的名字,一开始就告诉你了。
”既是今日的练字,也是初见时的自报家门,谢晦已与谢见黎,她并非全然说谎。
“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吗?”李灵濯抬眸看向她的眼睛。
“是。
”谢晦已说。
李灵濯把笔递给了她,又在她不明所以的目光中握住了她的手。
他带着她的手,反握着笔,一笔一划地写下三个字。
“谢、晦、已,”跨过书案,他的唇摩挲在她的耳畔,“我找到你了。
”谢晦已惊愕地看着他写下来的字,又看着自己一开始写下来的诗,将两者重合在一起,对向了一旁的烛火。
完全重合。
“你在仿写我的字?为什么是这两个?”谢晦已问。
李灵濯圈出来了她写的“晦”、“已”,并开口解释道:“写自己的名字时,总会有些不同的。
比如会停顿,比如会不自然,本来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你既然给了我提示,那我就只需要找出你风格不统一的字了。
”他又道:“所以,‘见黎’是你的小字,对吗?”谢晦已默不作声,开始收拾桌上的宣纸。
李灵濯一把揽过她的腰肢,将她放在自己的腿上:“抵消掉替你写的十遍,或许谢小姐应该想想怎么偿还我多抄写的九十遍。
”谢晦已与他视线持平:“李大人这是要做奸商?我还没计较你扰了我赏花的兴致,那一幅字画也不能算是附赠。
”“那你想要什么?”“一个趁手的武器。
”李灵濯思忖片刻,随后挽起了袖子。
上好的玄铁在她眼前发出刺眼的寒光,内部的机括零件设计繁复,一看便知不是凡物。
“袖箭适合你。
”他解下来,又给谢晦已系在手腕上,本该冰冷的玄铁还带着些许余温。
“这东西方便得很,你不怕我挪作他用?”谢晦已低头看着李灵濯。
烛火描摹之下的他眉骨高挺,唇色殷红,听了这话却只是笑了笑:“出言制止便能断了你的念想?”“试试呢?”谢晦已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毕竟李大人生得一副好皮囊。
”李灵濯不禁转头看她,喉结动了动。
她眉目含笑时,似生不逢时的盛世牡丹,不加点缀便凤仪万千。
她不应该属于这里,他心想,或许他真的能做出来一个黄金屋子。
可不等他做什么,怀里的人便轻快地逃走了。
只见她兴致勃勃地走到庭院中,拉起袖口便要试验袖箭的威力,俨然一副把他忘了的模样。
果真是没良心的。
李灵濯笑了笑,收起笔墨,抬手拿走了谢晦已的那幅画。
“我要带人进山谷,与十年前那场旧案有关,这次不能带上你,袖箭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