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她是花满楼最红的清倌人,人人说她痴情。

    他是寒门书生,一朝高中,娶了贵女,弃了她。

    她借他银子,他借她名声;她助他登科,他娶了权贵嫡女,转身便断前缘。

    长安城初夏,浮云卷了青天,落日将一地青石街烧得泛红。

    街角的香饼铺子前排了长队,吵嚷声夹着炊烟缭绕,一张张面孔在光影里交错。

    沈韶光站在队尾,低垂眼睫,静得如一道剪影。

    她站得极稳,像一株在风中微微摇曳的香草,楚楚,却不弱。

    她身边不远,是忠勇侯府嫡女沈如晏,随行三名丫鬟,才下香车,正笑着与铺中老板讨价。

    沈韶光轻轻抬眼,那一瞬,像一柄绣着云纹的刀,藏锋而现。

    姑娘前日的金铃耳坠可还在她轻声一句,仿佛无意搭话。

    沈如晏回眸,眉眼带着教养出来的温婉与距离:姑娘认错人了。

    不会认错。沈韶光微笑,像春水漾起,语调却冷得极稳:那日你在菱花巷,挑了一对镶金铃,与你随行的……应是新科探花郎顾清越吧

    那一瞬,沈如晏知面前之人非等闲。

    沈如晏问:姑娘有何事

    沈韶光将那油纸包递上前,语声低却极稳:这一包香饼,是他最爱吃的那种。我从江南带来,算是个见面礼。

    姑娘到底是谁

    她敛下眸光:花满楼,沈韶光。

    空气凝住。

    沈如晏听说过这名字。顾清越入京后,曾被花满楼的头牌助力金银,传为美谈。

    如今不过三月,他便披红骑马,迎娶她这个侯府嫡女。

    这世道,总爱看寒门中第与清倌恩情交缠的佳话。

    只是这佳话听多了,她只觉得腻。

    夜落长安,灯火如昼。

    沈如晏抬手,递出手中三物:

    一纸赎身契,一张宅契,一份田契。

    沈韶光坐在侯府的偏厅里,喝完最后一口茶,将茶盏轻轻搁下,说:沈小姐出手不俗。

    沈如晏语气平平:比起他从你身上取走的,我这点,只算添头。

    沈韶光勾唇,他从我这拿走的,是我主动给的。

    沈如晏抬眉:哦

    他以为我痴情,我就顺势装给他看;他想攀附门第,我就替他铺路。

    他不爱我,我不爱他。他用我谋前途,我借他换自由。

    她说得轻巧,像聊一场旧戏。

    沈如晏沉默片刻,忽然轻笑。

    翌日忠勇侯府前,金碧辉煌,灯花已点。

    沈如晏站在正厅前沈韶光之身,已是自由人。

    账房跪地:小姐,此举……恐惹闲话。

    人言可畏侯府怕这个她淡声一笑,那她当年拿钱供他进京时,又有谁替她遮羞

    再说,今日本就无喜可言,退婚,正合我意。

    迎亲队伍抵达侯府门前。

    鼓乐戛然而止,门匾未启。

    门前侍卫冷声通禀:探花郎顾清越到。

    片刻。

    府门吱呀一声开了一线,一名老管家躬身行礼,却不请他入内。

    只呈上一封亲启信函。

    顾清越打开,熟悉的字体入目——是沈如晏的字。

    婚约之事,自此作废。

    侯府不嫁负信之人。

    余赎沈韶光之身,清账断情,各不相欠。

    你我此生,勿再相见。

    他怔在原地,脑中思绪千转。

    四周百姓议论声起:

    这是……被退婚了

    探花郎那清倌佳话,原来不是佳话,是戏文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韶光不误简介 >韶光不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