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故事的新篇章正在缓缓展开。
越接近汀州,心里那股难言的情绪就愈发强烈,
像一根无形的刺,
悄无声息的停在喉间,又开始泛起铁锈般的涩。
也愈发感觉有双眼睛在如影随形。
墙角的阴影正在吞吃最后一线天光,
轱辘声碾碎枯叶的脆响忽然化作记忆里的裂帛声。
年幼的洛清漪倔强的攥着撕破的《女诫》躲在桂树后。
几点金桂正巧落在她发间玉梳篦上,倒像是簪了簇会呼吸的珠花。
我们漪儿今日读的可是活书洛砚铭故意踩响枯枝,惊得女儿肩头一颤。
小姑娘将残页往袖里掖,眼眶还噙着未干的泪,
先生说我字如春蚓,不配抄圣人文章。
洛清漪忽然抓住一截低垂的桂枝,这桂花树歪歪扭扭的,不也活得顶好
洛砚铭眼底掠过笑意。
漪儿看这树疤。他引着女儿触摸凸起的树瘤。
去岁虫蛀的伤口,今秋反倒成了结籽最密的所在。
洛砚铭折下半枯的细枝,
漪儿可知为何这桂花树要生斜枝这些看似无用的岔枝,实则为主干挡了七分北风。
洛砚铭看女儿定定地瞧着,忽从怀中掏出块松烟墨,
就着青砖地磨开,你且细看。
墨汁沿着砖缝游走,竟与地下桂花树根走向分毫不差。
当年种桂人故意斩断主根,以为它活不成,可偏生遇着碎砖乱石,反倒练就穿岩破土的劲道。
年幼的洛清漪若有所思,
望着自己歪斜的字迹映在满是墨香的纸上,
忽见游鱼似的影子从扭曲笔画里钻出来,那分明是桂树根在黑暗中的走向。
洛砚铭将残破的《女诫》投入香炉,
先生只见春蚓,却不见地龙。拙人看拙字,漪儿何必介怀呢
我们漪儿的字,原该是带着土腥气的活物。
正说着,厨房送来新制的桂花酿,
白瓷坛启封时,竟有半片枯叶浮在上面。
洛清漪伸手要捞,却被父亲按住,
留着才好,明年启封时,这抹苦味便会化为喉间回甘。
春去东来,不知何年秋。
漪儿可要尝尝新焙的桂花糖江秀毓将食盒递来时,
洛清漪望着母亲刻意悬在盒沿的指尖,
是了,幼时自己总爱抢着掀食盒盖子,阿娘便养成了这般悬着手的习惯。
江秀毓手中绣帕飘落在地,
帕角上歪歪扭扭的玉兰花使得洛清漪恍惚一瞬,
那是十二岁生辰,她赌气不肯学女红,却在母亲咳疾复发时熬了三夜绣成的。
10.
秋阳如蜜,映得人心口发颤。
那股子难言的涩褪去汹涌,我满心欢喜,归心似箭。
朱漆门轴发出暗哑的呻吟,霉味扑面而来。
望着供桌最前端缺了漆的牌位,先考二字刺的眼前灰白一片。
我踉跄着去扶案几,
耳中嗡嗡作响,我看见自己颤抖的手试图抓住垂落的素帷,
喉间涌上铁锈味。最后映入眼帘的是牌位前将灭的残烛。
我猛地惊醒,
阳光斑驳地洒在满是泪痕的脸上,
虽带来一丝温暖,却驱不散心头的寒意。
小姐,您醒了熟悉的声音传来,是陈伯。
一瞬间,汹涌的回忆如暴风雨般不停地砸向我。
汀州城内。
腊月廿七的刑场飘着细雪,洛砚铭跪在青石板上,衙役方才解了他颈间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