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研的本质不仅是探索未知,更是维护真理和正义。
当陆见深再次向我发出邀请时,我决定尝试一条新路——在完成学业后,我接受了博远医药的offer,但不是作为普通研究员,而是帮助他们建立学术合规体系,确保企业与学术界的合作公平透明。
周莉莉选择了留校任教,立志做一个尊重学生、以身作则的好导师。
秦墨继续带领实验室,建立了导师评价和学生反馈机制,成为学院改革的标杆。
有一天,我在校园里偶遇一位老师,他拦住我说:谢谢你们勇敢地站出来。我的学生现在敢于和我讨论署名问题了,这是好事。
我笑了:这本来就应该是正常的。
他点点头:是啊,是我们之前的默许,让不正常变成了常态。
临近毕业时,柳教授邀请我做了一次演讲,主题是学术诚信与权益保护。
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满满的听众,心潮澎湃。
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追求的不仅是知识的突破,更是真理和公平。每个人的智慧和劳动都应该得到尊重,每个贡献都应该被公正对待。
作为年轻一代的研究者,我们有责任维护学术的纯洁性,勇敢地对不公说不。因为只有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科学才能真正繁荣发展。
掌声响起时,我看到了台下陆见深鼓励的笑容,看到了秦墨和周莉莉骄傲的眼神,也看到了那些曾经沉默但现在敢于发声的学生们。
那一刻,我知道,我们做出的选择是对的。
被窃取的荣光,终于回到了应得的人手中。
而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芒。
15
大会的闭幕词
演讲结束后,一位年轻女生怯生生地来找我。
林学姐,我也遇到了类似的困境...我该怎么办
我耐心听她讲述了自己的情况——她的本科毕设被导师拿去发表,甚至没有署她的名字。
首先,收集证据。我建议道,原始实验记录、邮件往来、证人证言,都很重要。其次,寻找盟友,单打独斗很艰难。最后,选择适当的渠道反映问题,可以是学校学术委员会,也可以是相关行业协会。
但是...我害怕影响毕业。
我理解她的顾虑:恐惧是他们控制你的武器。但记住,现在的环境已经不同了。学校有专门的申诉渠道,法律也在保护你的权益。勇敢一点,为自己争取应得的尊重。
送走她后,我收到了陆见深的短信:演讲很精彩。我在校门口等你,请你吃晚饭。
自从那次事件后,我们开始频繁联系,从工作伙伴慢慢发展成了朋友。
他人如其名——见识深远,却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
在餐厅里,他提起了一个新想法:我在考虑成立一个基金会,专门资助那些遭遇学术不公的年轻研究者,帮助他们继续自己的研究。你愿意担任顾问吗
我惊喜地点头:这太有意义了!我很乐意参与。
还有一件事。他略显紧张地说,博远准备与你们学校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希望你能担任项目负责人。这将是一个全新的科研模式,企业提供资金,学校提供平台,但所有成果由实际贡献者共享。
听起来很理想化。
是的,但总要有人迈出第一步。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到。
我笑了:你对我的信心真让人受宠若惊。
因为我见证了你的成长和勇气。他真诚地说,从一个被伤害的学生,到一个能影响整个体系的改革者。这种转变令人敬佩。
不知不觉中,我们聊到了很晚。
分别时,他突然问:若雪,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