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后,除了工作,你有什么计划吗
我想了想:想写一本书,记录这段经历,给更多人以启示和勇气。
我很期待。他微笑着说,如果需要帮助,随时找我。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段经历带给我的不仅是伤痛和成长,还有珍贵的友谊和新的可能性。
16
时代的变革
一年后,我的书《被窃取的荣光:学术世界中的正义之战》出版了。
这是我和周莉莉、秦墨共同完成的作品,记录了我们的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学术界变革。
出版发布会上,我们邀请了多位学术道德领域的专家,以及那些曾经站出来支持我们的同行和学生。
柳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发言:这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揭露问题,更在于提供解决方案。它将帮助更多人理解学术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面对不公时保护自己的权益。
陆见深也到场支持。他的基金会已经资助了十几位遭遇学术不公的年轻学者,帮助他们重新开始自己的研究。
这只是个开始。他在采访中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推动整个学术生态的健康发展。
而我们与博远医药合作建立的联合实验室,也正式启动了。这个实验室有着全新的运行机制:明确的知识产权分配方案,透明的成果评价体系,以及有效的利益冲突管理规定。
它成为了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新模式,吸引了众多关注。
周莉莉现在是学院青年教师代表,积极参与导师制度改革。她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自由讨论学术问题,不必担心因为挑战权威而受到惩罚。
我想做的,是成为我当初希望遇到的那种导师。她在教师座谈会上这样说。
秦墨率领的实验室已经成为学院的标杆,吸引了许多优秀学生。她建立的集体智慧、个体署名原则,确保每个人的贡献都得到公正认可。
而我,在完成博士学位后,一边在博远医药担任研发总监,一边在学校担任兼职教授,致力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学术道德意识的年轻科研人才。
有时,我会想起那段艰难的岁月。想起鼓起勇气站出来的决定,想起面对压力和诋毁的煎熬,也想起最终胜利时的喜悦和释然。
那段经历改变了我,也改变了这个小小的学术圈。
虽然整个体系的变革仍在进行中,但至少,我们点燃了希望的火种。
17
荣光的回归
两年过去,事情的影响比我想象的还要深远。
教育部门正式颁布了新的《研究生导师行为规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为师生关系和学术诚信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制度保障。
我们的故事被写入了研究生道德课教材,成为警示和教育的案例。
而范敬宇案也有了最终判决:五年有期徒刑,剥夺终身担任教职的资格。
获知这个消息时,我的心情很复杂。我不为他的遭遇感到高兴,只是庆幸正义最终得到了伸张。
柳教授退休了,但他创立的学术道德委员会继续发挥作用,成为学校重要的监督机构。
临别时,他对我说:若雪,未来是你们的。希望你们能建立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学术环境。
周莉莉的第一批研究生即将毕业。她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权威,追求真理。
一次聚会上,她骄傲地说:我的学生敢于在组会上反驳我的观点,这是我最大的成就。
秦墨现在是学院副院长,负责学术道德建设和师资培训。在她的推动下,学院建立了导师培训制度,所有新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