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的一道裂痕,然后电话就响了...警察说她在路口被...
宋阳看见第一滴泪砸在画框上,接着是第二滴。迟夏像是被自己的眼泪吓到了,慌乱地去擦,却把颜料蹭到了脸上。
对不起,我不该...宋阳手足无措。
为什么我调不出来迟夏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我试了所有方法,所有的比例...这明明是最简单的渐变色!
宋阳看着她的眼睛,那里面的痛苦如此赤裸,让他忘记了手腕的疼痛。他轻声说:也许...不是技术问题
迟夏松开手,后退一步,像是第一次看清眼前这个人。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那幅未完成的画上,画中的阳光和真实的阳光重叠在一起,分不清边界。
艺术节前一周,迟夏和宋阳被安排在放学后留校筹备。礼堂的灯光将两人的影子拉长又缩短,像一组默契的舞蹈。
再往左一点。迟夏指挥宋阳调整展板的倾斜度,好了,就那里。
宋阳固定好最后一块展板,从梯子上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怎么样,合格助手的表现
迟夏递给他一瓶水:七分。
才七分宋阳夸张地捂住胸口,我连色轮都背下来了!
色相环。迟夏纠正他,嘴角却微微上扬。这半个月来,宋阳确实学会了区分钴蓝和群青,知道怎么用刮刀调颜料,甚至能在迟夏画图时递上她正需要的笔——就像某种经过训练的肌肉记忆。
明天要在年级会上讲解设计理念,迟夏突然说,你来讲吧。
宋阳拧瓶盖的手停住了:这是你的设计。
我不擅长当众说话。迟夏低头整理颜料,把钛白和锌白排在一起。
你知道我第一次主持晨会时发生了什么吗宋阳在她旁边坐下,我把升旗仪式说成了生鲜仪式,整整一个月被叫海鲜班长。
迟夏轻笑出声,这个笑容让宋阳怔了一下。他继续说:后来我发现,只要盯着后排的时钟,想象是在对它说话,就没那么可怕了。
时钟
或者任何不会动的东西。宋阳指指礼堂后排的消防栓,比如那个。重点是,你要相信你说的内容值得被听见。
迟夏顺着他的手指看向那个红色的消防栓,阳光正巧照在上面,像一个小小的火炬。
第二天年级会上,迟夏站在台上,双手紧握讲稿。她按照宋阳的建议,盯着后排的消防栓,声音有些发抖但清晰地讲解:设计灵感来源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
台下,周浩和几个男生交头接耳。迟夏看到宋阳走到他们旁边说了什么,周浩脸色变得难看。
迟夏她爸是个酒鬼,周浩故意提高音量,听说她妈就是——
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画家。宋阳打断他,声音大得整个礼堂都能听见,迟夏继承了母亲的才华,这点从她的设计中就能看出来。
全场安静了一秒。迟夏的手指掐进掌心,却感到一种奇异的勇气涌上来。她放下讲稿,直接指向大屏幕上的设计图:这里的色块分割,其实是参考了立体主义的光影处理...
她没再看消防栓,而是扫过每一张脸,最后停在宋阳那里。他站得笔直,像一座灯塔。
艺术节当天,迟夏的展位前挤满了人。她的完整版海报被制作成巨幅灯箱,那只飞鸟仿佛真的要从画面中冲出来。而在灯箱旁,摆着那幅终于完成的油画——宋阳永远不会告诉迟夏,他是如何偷偷联系到她母亲生前的画廊朋友,找到了那种特殊金粉的配方。
获得本届艺术节一等奖的是,校长展开信封,高二(7)班迟夏,《逆光飞翔》!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迟夏走上台,聚光灯让她有些眩晕。她接过奖状,在主持人的示意下转向观众席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