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云的手缓缓垂下,她的生命即将终结,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每一个为自由而战的人心中。
白露轻轻地为她合上双眼,心中默念着:你不会白白牺牲,我们会继续前行。
沈清秋从怀里掏出一块干净的手帕,轻轻擦拭着曼云的脸庞。她是个勇敢的女孩。沈清秋低声说道,我们要让她走得安心。
夜色深沉,江风凛冽,远处传来日本兵的皮靴声。
白露与沈清秋迅速站起身,准备执行最后的任务。
5
烽火照红妆
1937年的秋海棠开得格外艳,血红色的花瓣在硝烟中簌簌颤动,像无数面小小的旗帜。
白露将最后一支雷管埋进酒坛,沈清秋在给女工们分发棉纱口罩。
周家的鸦片仓库今夜格外忙碌,日本商会的膏药旗在晚风里猎猎作响,空气里弥漫着甜腻的焦糊味,她们在烟土里掺了辣椒粉,这法子还是曼云临终前教的。
那位爱听《天涯歌女》的三姨太,最后死在巡捕房的电刑椅上,指甲缝里还藏着半片辣椒籽。
姐姐还记得圣玛利亚女中的校训吗白露擦燃火柴,火光照亮沈清秋眼角的细纹。
她们不再是深宅里数银杏叶的妇人,苏北根据地来的同志唤她们沈先生白教员。
上周她们带女工们参观江南造船厂,在生锈的锅炉上刻下巾帼不让须眉,铁锈簌簌落在她们的黑布鞋上,像一场红雪。
沈清秋将起爆器藏在供桌下,佛像金身映着她鬓边白发:Non
Ministrari
sed
Ministrare——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她忽然笑了,眼角皱纹像绽放的菊,该去剪海棠了。
这是她们约定的暗号,意味着引爆后将趁乱从水路撤离。院墙外传来日本兵的皮靴声,刺刀挑落的海棠花正飘过她们交握的双手。
爆炸声响彻云霄时,两人在硝烟中奔向码头。
白露的绣鞋跑掉了,赤脚踏过滚烫的柏油路,竟比当年踩着三寸金莲还要稳当。
沈清秋的白围巾猎猎如旗,上面用紫药水写着妇女救国,那是用曼云留下的红十字药箱里的药品写的。黄浦江的汽笛长鸣,货轮甲板上挤满包头巾的女工。
十五岁的春杏抱着曼云留下的红十字药箱,指着远处喊:太太快看!霞光染红江面,对岸走来浩浩荡荡的女子队伍。打头的是缫丝厂的女工,接着是穿阴丹士林衫的女学生,最后头跟着缠足的阿婆们。她们扛着弹药箱,背着伤员,像漫过堤坝的春潮。
她们扛着弹药箱,背着伤员,像漫过堤坝的春潮。
白露与沈清秋相视而笑,江风送来《三八妇女节歌》的旋律。
沈清秋从旗袍内袋摸出半块绣帕,白露的香囊里取出另半块,拼成完整的并蒂莲,莲心用红线绣着妇女能顶半边天。
货轮拉响汽笛,惊起江鸥无数。
两位年过四旬的妇人站在船头,看霞光将她们的影子投在波涛之上。
那些影子起初是裹小脚的深宅妇人,渐渐变成短发列宁装的女战士,最终融进滚滚东流的江水,化作天边一抹胭脂色的云。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