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次感到未来如此清晰可触。
这一世,我一定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第八章:备考岁月
秋收过后,村里恢复了平静。我搬回了知青点,白天跟着大伙儿下地干活,晚上就着煤油灯啃那本《数理化自学丛书》。书页很快被我翻得卷了边,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
程远,又熬夜呢赵大山推门进来,手里拎着半只野兔,给你补补脑子。
我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大山哥,你来得正好,这道物理题我怎么都搞不明白...
赵大山连连摆手:别问我,我连初中都没念完。他凑过来看了看书上那些公式,啧啧称奇,你小子真要考大学
嗯。我点点头,国家要恢复高考了,我想试试。
有出息!赵大山拍拍我的肩,不过...他欲言又止,村里有人说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我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前世的我连高中都没上完,现在突然说要考大学,确实让人笑话。
让他们说去吧。我笑了笑,对了大山哥,你能帮我弄些纸吗我想多做些练习。
赵大山挠挠头:供销社的纸要票,不过...我认识县里印刷厂的人,能搞些边角料。
就这样,在赵大山的帮助下,我开始了艰苦的备考。每天收工后,别人喝酒打牌,我就躲在屋里做题。有时困得头直磕桌子,就用凉水洗把脸继续。
十一月初,村里通了电。虽然电压不稳,灯泡总是忽明忽暗,但比煤油灯强多了。我托赵大山从县里带回更多复习资料,还特意要了份《人民日报》——上面登载了恢复高考的正式消息。
招生对象:工人、农民、知青...年龄放宽至30岁...我反复读着这则通知,手指微微发抖。前世的我此时正在劳改农场搬石头,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变。
第九章:意外来信
一个飘雪的早晨,我正在院子里劈柴,邮递员老张骑着自行车来了。
程远!有你的信!他挥着一个牛皮纸信封,省城来的!
我心头一跳,接过信封一看,落款是苏晓。拆开信,里面是两页娟秀的字迹:
程远同志:见信如晤。我已顺利返城,现随父母住在钢铁厂家属区。父亲恢复了工程师职务,家里情况好转...
信的后半部分让我屏住了呼吸:
...偶然在旧书摊发现一套《高考复习纲要》,想到你可能需要,已随信寄出。另,上次分别时的话并非虚言,1977年对你我而言都是新的开始...
我反复读着最后这句话,心跳加速。她果然也重生了!否则怎么会知道我能看懂这个暗示
三天后,包裹到了。除了五本崭新的复习资料,还有一盒钢笔和两瓶墨水。最底下压着一张纸条:12月11日,考场见。——S
我摩挲着那张纸条,眼眶发热。前世的我此时正在监狱里挨饿受冻,而今生,我竟有机会和苏晓一起参加高考!
第十章:奔赴考场
高考前一周,我向队里请了假。刘书记特意批了条子,还给了我十块钱路费:好好考,给咱公社争光!
赵大山坚持要送我去县城:你这脑子现在金贵着呢,可不能出岔子。
清晨的雾气中,我们坐着拖拉机出发。赵大山从怀里掏出个布包:给,路上吃。
里面是六个煮鸡蛋和两张油饼。我喉咙发紧:大山哥...
别矫情。他摆摆手,记着考完给我写信,我好去车站接你。
考场设在县一中。走进校园时,我的腿有些发软。前世今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高考。
程远!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转身,看见苏晓穿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