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窃取档案,获取情报,或者进行破坏。
赵志远这个人,我们需要立刻调查他的背景,看看他有没有问题,或者他的档案里到底有什么敏感内容。
会议决定,兵分几路:一路继续勘查现场,寻找更多线索;一路调查张守义及军管会相关人员;一路前往陈敬之出差的城市,核实档案调取的过程是否有漏洞;一路调查赵志远的背景。
李建国亲自负责对军管会方向的调查。他知道,军管会是要害部门,如果里面真的隐藏着敌人,那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天一早,雨过天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青石县的街道上,空气清新。但李建国的心情却没有丝毫轻松。他带着王强,来到了青石县军管会。
军管会设在县城中心一座宽敞的四合院里,门口有哨兵站岗,戒备森严。李建国出示了证件,说明来意,要求见军管会的负责同志,并希望了解张守义的情况。
军管会的副主任,是一位姓刘的老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人正直,作风硬朗。他听完李建国的叙述,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李队长,你是说,我们军管会的人可能和这起抢档案的案子有关刘副主任语气凝重。
目前只是排查,刘副主任,我们需要了解张守义同志昨晚的活动情况,以及他和陈敬之的关系李建国说道。
好,我马上让保卫科的同志配合你们。张守义这个人,我有点印象,平时看起来挺老实的,没想到……刘副主任摇摇头,立刻吩咐下去。
很快,军管会保卫科的同志找来了张守义。张守义大约四十岁左右,身材微胖,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看到李建国和王强,他显得有些紧张,但还是强作镇定。
张守义同志,我们是县公安局的,有些情况需要向你了解一下。李建国开门见山,昨晚九点半左右,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张守义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回答:昨晚昨晚我下班回家了啊,下那么大雨,我早就回家了,吃完饭就睡了。
几点下班的有没有人可以证明
大概六点多吧,保卫科的小李可以作证,我走的时候跟他打了招呼。回家后,我爱人也在家,她可以证明。张守义说得似乎很流利。
你昨天有没有见过陈敬之
见过,见过,张守义连忙点头,昨天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碰到了,聊了几句,他说他要出差,去外地办点事,具体去哪没说,我也没多问。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但李建国敏锐地捕捉到他眼神中的一丝慌乱。
好,我们知道了。谢谢你的配合。李建国没有多说,和刘副主任打了招呼,便和王强离开了军管会。
建国哥,你觉得这张守义有问题吗路上,王强问。
不好说,他的回答很正常,但也太正常了李建国皱着眉,先别急,我们再查查他的社会关系,以及昨晚他回家后的具体行踪。另外,让技术科赶紧化验那个布料碎片,看看能不能有突破。
就在这时,李建国的通讯员骑着自行车匆匆赶来:队长,队长,有新情况!技术科老周那边有发现,另外,去查赵志远背景的同志也回来了,说赵志远的档案里,有一段经历很可疑!
李建国心中一紧,看来,这起案件的冰山一角,终于要浮出水面了。
第三章
鼓楼暗影
李建国和王强立刻赶回公安局。技术科里,老周正拿着那个从鼓楼角落提取的布料碎片,对着显微镜仔细观察。
老李,你来看,老周看到他们进来,立刻招呼道,这块布料碎片,经过化验,确实不是普通的民用布料。它的纺织工艺和染料成分,和我们缴获过的一些潜伏特务使用的伪装服装材料非常相似,尤其是东北地区的一些特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