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是为护驾……还是为拿人?
传旨,奴酋包藏祸心,辽东镇守失察,即刻召回高淮,着都察院御史彻查辽东税银去向。”
“再传,着兵部右侍郎熊廷弼明日来见孤。”
崔文升扑通跪地:
“殿下……高淮是郑贵妃举荐的人,这……”
朱常洛闻言冷笑道:
“正因如此,才更要查,养虎为患者,该当何罪?”
窗外忽地滚过闷雷,惊得满室太监伏地颤抖。
朱常洛盯着题本上“努尔哈赤"四字,似乎已经看见了萨尔浒的漫天血火。
“再给东厂递个条子,查万历四十三年广宁卫军械库,着重查三眼铳、虎蹲炮数目是否与兵部存档相符。”
……
一干人等退出慈庆宫后,朱常洛负手立于东宫丹墀之上,望着黑云压城的天空。
“一百二十万两啊……”
辽东军费缺口达120万两,实际到位不足半数,士兵欠饷普遍超过六个月,导致“军士卖儿鬻女,割肉医疮”
熊廷弼虽提出“修城筑堡、坚壁清野”方略,却因户部拖欠九十万两筑城款,防线至今未成。
灵据兵部密报,仅万历四十二年冬至四十三年春,辽东逃亡军户已达一万二千余人,多携兵器投奔建州。
说白了还是缺钱啊!
只是……这钱又能从哪搞呢?
万历四十二年的全年收入一千七百万两,钱是不少,却年年缺钱!
只是这钱都花在哪了呢?
身后传来窸窣的脚步声。
王安捧着一摞账册,小心翼翼地禀报:
“殿下,这是近三年太仓库的收支黄册……”
朱常洛随手翻开,只见“郑贵妃寿辰采办”一项就支取了十八万两,而“辽东军饷”旁只是批着“暂缓”二字。
“传孤口谕。”
朱常洛深呼一口气继续道:
"明日召集户部、兵部、工部堂官……。”
话未说完,王安膝盖一软:
“殿下!这……这不合……”
“不合规矩?"
朱常洛的声音忽然低了下来,带着几分自嘲:
“也是,我这个监国太子,说到底不过是代父理政……”
雨点开始噼里啪啦砸在琉璃瓦上。
朱常洛仰头看着突降的暴雨,突然想起前世看过的一段史料。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战败后,朝廷紧急调拨二百万两军费。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罢了。”
朱常洛抹了把脸:
“去把内承运库的账册拿来,孤记得光禄寺每年采办珍馐就耗银三十万两……”
正说话间,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来:
“禀殿下,万岁爷传您即刻去乾清宫见驾!”
朱常洛心头一紧。
这才监国第一天,自己查辽东的举动,这么快就传到坑儿贼的耳中?
雨幕中,他看见几个穿飞鱼服的锦衣卫站在宫门外,雨水顺着他们的绣春刀滴落。
是为护驾……还是为拿人?
“更衣。”
朱常洛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一旁的崔文升:
“去喊熊廷弼,让他把辽东防务疏也带上。”
乾清宫的鎏金铜鹤在雨中泛着冷光。
当朱常洛跪在冰凉的金砖地上时,听见龙椅上传来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
“听说……太子今日连发多道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