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

    运河的风裹挟着暮色吹来,带着艾草的清香,天边的晚霞烧得通红,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办公室里,陆明正收拾着多肉植物。我就知道你能行。

    他递来一杯姜茶,热气氤氲中,一盆观音莲摆在桌上,好养活,和你一样。

    林晚秋接过花盆,指尖触到叶片厚实的触感。她打开手机,给母亲回消息:妈,我今天在扬州的夕阳里,看见了秦岭的影子。

    窗外,运河上的货船依旧鸣着汽笛,悠长的声音在夜色中回荡。林晚秋望着玻璃瓶里舒展的卷柏,终于明白:那些崩溃与坚持的瞬间,那些被生活打倒又重新站起的时刻,才是平凡日子里最耀眼的光芒。

    深秋的扬州,细雨如牛毛般簌簌落下,给蜿蜒的古运河蒙上一层朦胧的纱帐。林晚秋坐在办公室临窗的位置,膝盖上的旧疾已不再隐隐作痛,只偶尔泛起淡淡的酥麻。窗台上,陆明送的观音莲又抽出几片嫩绿的新叶,叶片上滚动的水珠,在斜射进来的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宛如撒落的星辰。

    自那次课间操比赛后,陈素琴对她的态度悄然生变。曾经雷厉风行的年级组长,如今眉眼间多了几分温和。这天午后,陈素琴轻叩办公室的门,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小林,这是我托人从苏州捎来的艾草护膝,你试试看。

    打开锦盒,深绿色的护膝上,淡雅的莲花刺绣栩栩如生,边缘缀着细密的流苏,透着一股雅致。以前……

    是我考虑不周。

    陈素琴别过脸,语气难得地柔软,总把集体荣誉看得太重,却忽略了你们的辛苦。

    林晚秋指尖轻抚过护膝,恍惚间又想起比赛那天,陈素琴在后台焦急的眼神。她忽然懂得,每个人都背负着生活的重担,就像陈素琴每日下班后,总要匆匆赶去照顾患病的母亲。生活从不是简单的是非黑白,那些看似强硬的外表下,藏着的或许是同样疲惫却坚韧的心。

    王志宇依旧是那个充满惊喜的少年。这天,他风风火火地抱着一个木头匣子闯进办公室:老师!我们的磁悬浮列车模型大功告成啦!

    打开匣子,用铁钉和铜线组装的简易模型静静躺着,虽略显粗糙,却处处透着巧思。我和小胖一起做的!

    男孩脸上洋溢着自豪,他说那天误会我了,想和我一起给老师一个惊喜。

    林晚秋的眼眶瞬间发烫。曾经因误会而剑拔弩张的两个孩子,如今竟能携手完成一件作品。她忽然明白,教育的真谛或许就藏在这些平凡的瞬间里

    ——

    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共同经历、共同成长的点滴。于是,她决定在班里举办一场科技展览,让每个孩子都能尽情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

    陆明还是会在课间来办公室与她闲聊。一次,谈及考研的话题,他望着窗外静静流淌的运河,语气平静而从容:其实现在这样也挺好,看着这些孩子一天天长大,就像看着自己种的多肉慢慢抽芽。

    说着,他指了指窗台上的观音莲,你瞧,这株都分了好几盆了,我打算给每个办公室都送一盆。

    林晚秋这才惊觉,不知不觉间,这座城市已悄然接纳了她。不再是初来乍到时的格格不入,而是如同运河的水,缓缓浸润着她的生活。她开始跟着同事学说几句俏皮的扬州话,去食堂时也会主动尝试桂花糯米藕的香甜。偶尔在东关街的深巷里迷失方向,总会有热心的老人,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耐心地为她指引道路。

    冬日的第一场雪飘落时,林晚秋收到了母亲寄来的包裹。除了满满的艾草制品,还有一封亲笔信。秋啊,你爸总念叨,咱们秦岭的娃,到哪儿都能扎下根。上次看你比赛的照片,虽说摔了一跤,可重新站起来的模样,和你小时候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运河边的苔痕简介 >运河边的苔痕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