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初夏的东莱山笼罩在薄雾中。无会子正在药圃里采摘薄荷,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不是良那种因缺臂而重心不稳的步伐,也不是孩子们轻快的跳跃,而是一种刻意控制的、几乎无声的行走方式。

    这位道长,有礼了。来人三十出头,面容清癯,一袭青衫看似朴素实则用料考究。他行礼的姿势过于标准,像是长期在官场浸淫形成的习惯。

    无会子直起腰,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山野之人,不敢受礼。先生是...

    在下姓李,单名一个默字。从琅琊来,听闻东莱有位得道高人,特来请教。那人说话时眼睛始终盯着无会子的手腕——那里有一道陈年剑伤,是当年在临淄城下留下的。

    无会子不动声色地将袖口拉下遮住伤痕:贫道不过略通医理,岂敢称高人。李先生远道而来,请到观中用茶。

    穿过菜园时,无会子注意到李默在暗中观察道观的布局,特别是那些正在诵读诗书的孩童。一个可怕的猜测浮上心头:这莫非是朝廷派来的密探

    第十五章

    卜卦

    夜深人静,无会子独自在丹房起卦。三枚铜钱在龟甲上旋转,最终呈现出一个凶险的讼卦——天水相违,主争端官非。

    果然...无会子轻叹。他早该想到,像李默这样的人物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在东莱山。焚书坑儒的余波尚未平息,朝廷对六国遗民和百家学说的打压只会愈演愈烈。

    门外传来轻微的响动。无会子开门,看见良站在月光下,独臂按在剑柄上。

    那人不对劲。良压低声音,他傍晚时偷偷检查了我们的书简,还向孩子们打听你的来历。

    无会子示意他进屋,将卦象指给他看。

    那我们连夜离开!良急道,我知道山后有条小路...

    不。无会子摇头,卦辞有云:君子以作事谋始。既然事已至此,逃避只会连累更多人。

    良急得额头冒汗:你可知被抓住是什么下场车裂!五马分尸!

    知道。无会子平静地收起铜钱,但老子有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良怔怔地看着他,突然单膝跪地:我这条命是你给的,要死一起死。

    无会子扶起他,从床下取出一卷竹简:这是我整理的《道德经》注释和医方。若我遭遇不测,你要确保这些传承下去。

    第十六章

    围山

    三天后的清晨,山下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和金属碰撞声。无会子推开观门,看见一队黑甲士兵正沿着山路推进,李默——现在应该称他李御史了——走在队伍最前面。

    道观里的孩子们被惊醒,惊恐地挤在一起。邹衍老先生颤巍巍地挡在他们前面,手中攥着一根木棍。

    都别怕。无会子整理好衣冠,良,带大家从后山菜园撤离。

    我不走!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喊道,我们要保护道长!

    无会子蹲下身,平视着孩子的眼睛:记得我教你的吗柔弱胜刚强。有时候保护一样东西,不是用拳头,而是用智慧。

    他转向良:带他们去找海边的渔夫老徐,他知道安全的地方。

    当官兵撞开观门时,无会子正独自坐在老君像前打坐。香炉里升起袅袅青烟,整个大殿弥漫着安宁的气息。

    东莱会,或者该叫你无会子李御史冷笑道,奉诏缉拿朝廷钦犯,你还有何话说

    无会子缓缓睁眼:御史大人远道而来,不如先饮杯山茶

    第十七章

    雄辩

    出乎所有人意料,李御史真的坐下了。也许是被无会子的镇定所慑,也许是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的逆贼还能玩什么花样。

    你可知罪李御史接过茶杯,却不饮用。

    无会子微笑:大人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沧浪濯缨:无会子的道途简介 >沧浪濯缨:无会子的道途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