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日后,一支精悍的车队驶出长安春明门。王宝钏坐在垂着轻纱的马车内,透过缝隙望着渐行渐远的城墙。前世她离开长安是被薛平贵牵着走出这道城门,满心欢喜却不知前方等着她的是十八年寒窑苦等。而今生,她是带着明确目的主动离开。
三小姐,前面就是灞桥了。崔胤清润的声音从车外传来,有家茶肆的杏花酥不错,可要歇脚尝尝
王宝钏轻轻嗯了一声。车轮轧过灞桥石板发出的声响让她恍惚想起前世离京时的场景。那时薛平贵也在灞桥买了杏花酥给她,甜腻的滋味后来成为她记忆中最苦涩的味道。
茶肆里,崔胤将一碟点心推到王宝钏面前:三小姐似乎心事重重
王宝钏回过神来,发现眼前的杏花酥与记忆中截然不同——酥皮上点缀着桂花蜜,清香扑鼻。她小心摘下面纱尝了一口,甜而不腻,带着淡淡茶香。
崔公子对吃食很有研究王宝钏随口问道。
崔胤微笑:家母生前最爱研究各地点心。她说食物能见人心,用料实在与否,火候用心与否,都藏着做人的道理。
这番话让王宝钏不由多看了崔胤一眼。前世的薛平贵从未提过母亲,而崔胤谈起亡母时眼中流露的温情,让她想起自己早逝的生母。
公子,不好了!一个伙计慌慌张张跑来,咱们在洛阳定的那批丝绸,张掌柜说被人高价截胡了!
崔胤眉头微蹙:定金可退了
退了双倍,但咱们答应给长安几位贵客的货...
王宝钏放下茶盏:什么贵客要多少货
崔胤略显尴尬:是几位官员夫人订的云锦,准备端午制衣。约好回去就交货,共八十匹。
八十匹云锦...王宝钏指尖轻叩桌面,我记得父亲库房里有三十匹御赐的,可以先挪用。剩下的五十匹...她突然眼睛一亮,去查查近来可有南方商队入京,特别是从蜀地来的。
伙计领命而去。崔胤惊讶地看着王宝钏:三小姐怎知会有蜀锦入京
端午前后,蜀地商队都会押运新茶北上,返程时必带蜀锦。王宝钏从容道,而且他们通常会在东市西南角的悦来客栈落脚,因为那里掌柜是蜀人。
崔胤眼中的惊讶逐渐转为钦佩:三小姐深居闺阁,竟对商路如此了解
王宝钏笑而不答。前世她在寒窑度日时,常帮邻家老妪抄写商队账本换米粮,那些枯燥的数字成了她了解外界的唯一窗口。
三日后,车队抵达洛阳。王宝钏以帷帽遮面,随崔胤巡视了几处商铺。当看到崔家商号混乱的账目时,她终于忍不住出手整顿。
各铺账房明日起全部轮换。王宝钏指着账本上几处明显的问题,这家绸缎庄的掌柜至少贪墨了三成利润,而这家粮行的账目做得太漂亮反而可疑——连续三个月分毫不差的进出账,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
崔胤震惊之余,当夜就按她的建议调整了人事。三日后,粮行掌柜果然卷款潜逃,幸亏及时发现才没造成大损失。
三小姐大恩,崔某没齿难忘。启程回京前,崔胤郑重行礼,不知小姐可愿与在下合伙做点生意
王宝钏等的就是这句话。
回到长安后,王宝钏开始频繁出入崔胤的商铺。她以相府之名开路,崔胤以商贾之便运作,两人合作的锦绣商行很快在东西两市站稳脚跟。更妙的是,王宝钏凭借前世记忆,精准买下几处即将升值的房产,其中就包括城西那片人人避之不及的荒地。
三小姐为何执意要买那片不毛之地崔胤曾不解地问。
王宝钏笑而不答。三个月后,朝廷宣布扩建西市,那片地价一夜暴涨十倍,崔胤看她的眼神简直像看神仙下凡。
与此同时,王宝钏暗中开始了另一项计划。她借着上香祈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