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旧书里的叹息
梅雨季节的图书馆像块浸透水的海绵。苏晚正用镊子夹起《霍乱时期的爱情》泛黄的扉页,突然听见书页间传来一声叹息。
第37次修复报告:1982年人文社版本,书脊开裂,内页霉斑32处,夹着半张褪色的电影票。她对着录音笔低语,指尖触到票根背面的铅笔字——等不到的雨季。
玻璃罐里的玫瑰标本突然颤动,花瓣上的金粉簌簌飘落,在修复台聚成细小的漩涡。苏晚眨眨眼,那些金粉竟组成了模糊的人形轮廓,穿着八十年代的的确良衬衫,手里攥着本书。
啪嗒,滴落在《霍乱》扉页的水珠打断了异象。苏晚这才发现自己竟在流泪,而她明明从未读过这本书。工作间的挂钟指向14:23,正是十年前母亲闭馆时摔倒的时刻。
小晚,三楼社科区有本书在‘搬家’。管理员老陈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不易察觉的颤音,文学区的《简爱》自己跑到了哲学架上,旁边还多了本没见过的书。
当苏晚抱着修复工具赶到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呼吸一滞:《简爱》翻开在第237页,书页上的文字正在缓慢重组,拼成一行新句子:她在找那把钥匙,藏在第13排书架的鸢尾花里。而旁边的陌生书籍封面空白,只印着一枚铜钥匙的烫金图案。
更诡异的是,这本书的索书号赫然是Z00000——图书馆系统里代表未编目文献的代码,这类书理论上只存在于1999年之前的旧档案。
深夜闭馆后,苏晚独自来到13排书架。檀木书架散发着岁月的沉香,第9层隔板缝隙里果然卡着朵干枯的蓝鸢尾,花茎上系着纸条:1999年7月15日,雨。我把秘密藏在这里,等那个能看见墨隙光的人。
她的手指突然被什么东西划破,鲜血滴在鸢尾花上的瞬间,整排书架发出蜂鸣般的震颤。苏晚惊恐地看见,每本书的书脊间都渗出细微的金光,那些光线交织成网,在地面投射出图书馆的全息地图,某个角落闪烁着刺目的红光。
苏老师保安小王的手电筒光扫过来,您怎么还......
话音戛然而止。苏晚转身时,看见小王的瞳孔里倒映着自己流血的指尖,而她的影子正在墙上扭曲成另一副模样——那是个扎着麻花辫的年轻女子,手里紧握着那本空白书籍。
第二章
会说话的书脊
凌晨三点的古籍特藏室,恒温恒湿系统突然发出刺耳警报。苏晚看着监控里自动打开的樟木箱,里面整齐码放着十二本封面绣着鸢尾花的笔记本,最新一本的封皮上赫然印着她的名字。
1999年,母亲就是在整理这批文献时突发脑溢血。她摸着箱底的铜钥匙,与那本神秘书籍上的图案分毫不差,小王说他昨晚什么都不记得了,只看见我在对着空气说话。
老陈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攥着本《图书馆建筑史》:小晚,你看这个——1928年建馆时,设计师在地下埋了个‘知识之匣’,要用历代馆长的血才能开启。你母亲当年......
整面墙的古籍突然集体倾倒,苏晚被老陈拽到桌底。书堆中传来指甲刮擦木板的声音,她看见无数书脊上浮现出细小的嘴唇,正一张一合念着同一串数字:07150923。
那是我生日!苏晚惊觉,这串数字正是母亲病历本上的昏迷时间。铜钥匙突然发烫,她鬼使神差地将其插入古籍柜的暗格,整面墙缓缓转动,露出后面布满蛛网的旋转楼梯。
楼梯尽头是间圆形密室,十二面书架上摆满了同样的鸢尾花笔记本。苏晚翻开自己那本,第一页是母亲的字迹:当你看见这些文字时,说明墨隙光已选中了你。那些会说话的书脊,藏着读者最隐秘的心事。
身后传来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