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两城策略
刺”,每个尖端都淬过硫磺,遇虫血便会燃起幽蓝火苗。
“掀闸!放硫磺水!”赵岩的玄铁枪挑飞一只扑向面门的血蛭,枪缨扫过城头的绞盘。早已绷紧的麻绳突然松开,藏在女墙后的蓄水罐倾翻,混着生石灰的浊流顺着城墙倾泻而下。
这是石匠营凿出的“天河水道”,罐底的筛网过滤掉杂质,确保每一滴水流都带着腐蚀力。血蛭群被冲得七零八落,虫体在石灰水中剧烈抽搐,吸盘失去附着力,像被暴雨打落的红浆果般坠入城下。
暗渠入口处,周铁山的喷火器终于迎来了用场。他按动机关,储存在铜罐里的“松脂硫磺油”呈扇形喷出,这是工匠们用三倍松脂混合硫磺熬制的“地狱火”,遇火便爆成青蓝色火墙。
火舌舔过渠顶时,那些提前钉在拱券上的铁网突然发挥作用——网眼恰好卡住血蛭的环纹,被火焰困住的虫群在网中疯狂扭动,却怎么也挣不脱,最终烧成一串串焦黑的“血蛭干”。
城南粮仓的守军正将麻袋层层堆叠,袋中装着按“硝七硫三”比例调配的火药粉。这是顾百川亲测的配方,遇虫血便会自燃。
一个老兵抓起火折子点燃引线,麻袋在虫群中炸开,硫磺烟与虫尸碎片齐飞,将粮仓门口清理出一片安全区。
而粮囤之间早已挖好的浅沟里,浸过雄黄酒的麻布正在燃烧,酒液蒸发形成的黄雾像道屏障,让试图绕后的血蛭群纷纷蜷缩成球。
城头上,妇女们端着三足鼎穿梭在箭孔间,鼎里翻滚的滚油泛着泡泡——这是提前两天就架起的“沸油阵”,每个鼎下都埋着炭火,确保油液始终保持沸腾。
一个妇人舀起热油往城下泼,油珠落在血蛭群中炸开,溅起的油星点燃了守军提前撒在城下的艾草灰,青绿色的火苗顺着虫群蔓延,将血潮烧得节节后退。
最西侧的垛口后,十架投石机突然轰鸣。石弹裹着浸油的麻布在空中划出弧线,这是民壮们连夜打磨的“火石弹”,石面凿满蜂窝状的孔洞,里面塞满了硫磺粉与硝石。
石弹砸在虫群最密集处,麻布引燃的瞬间,粉末爆发出刺眼的白光,震耳欲聋的巨响中,血蛭们被气浪掀飞,没死的也被硫磺烟呛得失去行动力。
赵岩望着这一切,玄铁枪拄在提前浇筑的铜汁凝固点上——这是石匠营为加固城墙特意留下的“铁柱”,此刻正稳稳支撑着他的重量。
他瞥见一个新兵正将“驱虫膏”往甲胄缝隙里抹,那是用雄黄酒泡过三天的猪油混蒜泥熬成的,能挡住虫群嗅觉三个时辰。
而新兵脚边,正是按“每口井架三足鼎”的命令准备的备用火油,随时能补上防线的缺口。
当暮色渐浓,血蛭群的攻势终于暂缓。守军们靠在滚烫的城砖上喘息,甲胄上的火焰映着他们脸上的烟灰,而脚下那些提前埋下的“烟弹”还在冒烟——陶罐里的硫磺粉正持续释放着毒烟,将城墙外的空地变成血蛭不敢靠近的死域。
赵岩摸了摸怀里的密信,上面“以预制备战,以死守城”八个字,此刻正随着城墙的震颤发烫。
与铁石城的惨烈相比,北萧城的护城河上,血蛭的进攻显得格外稀疏。
零星的虫豸顺着冰缝爬上岸,刚探出吸盘就被岸边的硫磺粉呛得蜷缩成球,金色环纹黯淡如垂死的火星。
陈啸站在城头,看着几只血蛭在石灰线前犹豫徘徊,它们的吸盘在冻土上试探着触碰,却在接触到石灰的瞬间缩回,虫体剧烈抽搐,像是被烫到一般。
“城主,这不对劲。”副将百叶指着河面,那里的血蛭群正绕着北萧城的防御圈打转。虫体聚成的赤色溪流明明可以直接冲击吊桥,却偏偏在三里外的浅滩处反复迂回,仿佛在刻意避开主城。
偶尔有几只胆大的冲过防线,也只是慢悠悠地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