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像真正的月光洒落。施雨晴忘记了技巧,忘记了评判,只是让那夜她在德彪西音乐中感受到的画面通过手指重现——宁静的夜晚,波光粼粼的水面,树叶间漏下的银色光芒。
曲子接近尾声时,她才恍然意识到自己真的在陌生人面前完成了演奏。窗外传来几声轻轻的掌声,然后脚步声渐渐远去。施雨晴的手指从琴键上滑落,放在膝头,才发现掌心全是汗水。
怎么样她小声问,不敢抬头。
林老师走到窗边,向外看了看。他们听完了整首曲子,而且看起来都很享受。她转身微笑,特别是那个高个子男生,他站在最后面,笑得特别骄傲。
施雨晴感到一阵暖流涌过全身。她做到了,真的在听众面前演奏了,而且没有搞砸。
明天同样时间林老师问,观众可能会多几个。
施雨晴咬了咬下唇,然后点头。恐惧依然存在,但已经不再支配她了。她开始相信,或许自己真的能在艺术节上完成表演。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放学后施雨晴都会在音乐教室练习,而窗外的偶然听众逐渐增多——从五个到十个,再到几乎挤满走廊。她学会了在演奏时不看窗外,专注于音乐本身,但偶尔瞥见的专注面孔不再让她惊慌失措。
艺术节前夜,施雨晴独自留在音乐教室里做最后的练习。月光真的透过窗户洒了进来,与德彪西的音乐奇妙地呼应着。弹完最后一节,她静静地坐着,感受着内心的平静与期待。
明天,她将站在真正的舞台上,面对数百名观众。这个念头仍然让她心跳加速,但不再是因为纯粹的恐惧——其中混杂着一种奇妙的期待,想要分享她心中的那片月光。
教室门轻轻打开,陈默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两罐热饮。
最后的加油。他递给她一罐,明天我会坐在第一排。
施雨晴接过饮料,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一阵微小的电流似乎从接触点传来。谢谢你这段时间的...一切。
陈默在她旁边的琴凳上坐下,距离恰到好处——既不会太近让她紧张,又不会太远显得疏离。知道吗我第一次听到你弹琴时,就感觉那音乐里有种特别的东西。
什么东西施雨晴小声问,盯着手中的饮料罐。
真实。陈默的声音很轻,但在安静的教室里清晰可闻,就像你在通过音乐讲述只有你才知道的故事。明天,整个学校都会听到这个故事。
施雨晴抬起头,月光下陈默的侧脸线条柔和而坚定。在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不是因为他是学生会主席或篮球队长,而是因为他眼中那份真诚的专注,让人感觉自己是被真正看见的。
我会努力的。她说,声音比平时坚定许多。
陈默微笑,举起饮料罐:为了音乐,为了月光。
施雨晴轻轻碰了碰他的罐子:为了被听见。
他们并肩坐了一会儿,月光在钢琴漆面上流淌,像是一首无声的乐曲。明天将是施雨晴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此刻,在这安静的夜晚,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那么恰到好处。
data-faype=pay_tag>
第三卷、月光下的重逢
艺术节当天,后台的嘈杂声像一堵无形的墙向施雨晴压来。化妆品的香气混合着发胶的味道,穿着各色演出服的学生来回穿梭,有人在做最后的发声练习,有人互相整理着服装。施雨晴坐在角落的椅子上,双手紧握放在膝头,指甲几乎要嵌入掌心。
节目单被汗水浸湿了一角,她的名字赫然列在钢琴独奏一栏:《月光》——德彪西,演奏者:高二(3)班施雨晴。
五分钟准备!后台管理员的声音穿透嘈杂。
施雨晴的胃部一阵绞痛。她环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