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程建国沉思片刻:叫程闯吧。希望他将来敢闯敢拼,不像他爸这样...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李秀芹是区里的小学教师,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对程建国那些不安分的想法总是报以担忧的劝阻。咱们是双职工家庭,有房有编制,多少人羡慕不来,你可别胡思乱想。月子里的一天,当程建国再次提起厂里的困境时,她这样说道。

    可这样下去厂子迟早要垮,程建国给孩子换着尿布,上周我去轻工局开会,听说南方已经有不少私营企业了,生产的服装款式新、价格低,我们的产品根本竞争不过。

    那是资本主义苗头,李秀芹压低声音,报纸上不是说了吗,那是资产阶级自由化。你可别跟着瞎掺和,稳稳当当的最重要。

    程建国没有反驳,但心里那团火却越烧越旺。每天晚上哄睡孩子后,他都会偷偷研读那些从南方带回来的杂志和资料。深圳、珠海、汕头...这些陌生的地名在他心中变成了希望的代名词。

    1984年的春天,中央发布了一份文件,鼓励科技人员流动。程建国在报纸上读到这条消息时,手不自觉地发抖。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终于推醒了熟睡的妻子。

    秀芹,我打算辞职。

    李秀芹一下子清醒了:你疯了好好的科长不当,你要去干什么

    去深圳,程建国声音很轻但很坚定,我大学同学王勇去年去了那边,在一家电子厂当技术主管,月薪是现在的五倍。他说那边到处是机会...

    那是投机倒把!李秀芹猛地坐起来,程建国,你三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成熟你要是辞职,我和孩子怎么办单位分的房子要收回,我们住大街上去

    程建国沉默了。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孩子熟睡的脸上,那安静的模样让他心如刀绞。他知道妻子说的有道理,但内心深处那个声音却越来越响亮: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这个铁饭碗迟早会变成枷锁。

    第二天一早,程建国顶着两个黑眼圈去上班。厂门口贴着最新的光荣榜,他依然是先进工作者,照片上的他面带微笑,眼里却没有光彩。

    程科长,听说你要走午饭时,工会主席老陈神秘兮兮地凑过来。

    程建国一惊:谁说的

    马厂长早上开会说的,还说要大家提高警惕,防止技术骨干被资产阶级思想腐蚀。老陈摇摇头,我是不信你会走,你可是咱们厂培养的...

    程建国食不知味地扒拉着饭盒里的白菜炖粉条。消息传得这么快,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下午他被叫到党委办公室,马厂长和书记一左一右,像审犯人一样看着他。

    小程啊,听说你最近思想有些波动书记推了推老花镜,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但要认清形势。你是党员,更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马厂长更直接:厂里培养你这么多年,你说走就走别忘了你的档案还在我手里。没有组织关系,你到哪都是黑户!

    程建国握紧了拳头。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铁饭碗——它不是保障,而是锁链。

    晚上回到家,李秀芹红着眼睛递给他一封信:你同学从深圳寄来的。

    信是王勇写的,详细描述了深圳特区的发展速度和他们电子厂的状况。建国,这里一天一个样,到处都在建设。我们厂生产的录音机机芯供不应求,港商订单都排到明年了。像你这样的技术人才,过来起码当个车间主任...

    程建国读完信,抬头看见妻子泪流满面。你真要走李秀芹哽咽着问。

    我想试试,程建国抱住她,如果不行,半年我就回来。

    那我和孩子呢

    我先去安顿好,再接你们过去。

    李秀芹挣脱他的怀抱:程建国,你要是敢辞职,我们就离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浪潮-风起云涌简介 >浪潮-风起云涌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