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远却没有那么乐观,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不过无论如何,王婶的权益算是保住了。
接下来的几天,程志远忙着帮王婶补办地契手续,同时继续走访村民,深入了解清水村的情况。他渐渐发现,清水村的贫困并非仅仅因为自然条件差,更多的是人为因素——村务不透明、资源分配不公、发展思路陈旧…
一周后,当程志远把崭新的地契交到王婶手中时,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小程啊,你是个好官,清水村有你这样的干部,是我们的福气!
这件事很快在村里传开,村民对这个年轻村官的态度开始转变。有人主动找他反映问题,有人邀请他去家里吃饭,甚至有几个年轻人表示愿意跟着他干点事情。
一天傍晚,程志远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和几个村民聊天。一个叫张大山的中年汉子说:程村官,你在会上说的那些法律条文,我们老百姓听不懂。但你为我们办实事,大家都看在眼里。
是啊,另一个村民附和道,以前来的干部,不是走过场就是和马主任喝酒,你是第一个真为我们说话的。
程志远诚恳地说:乡亲们,我来清水村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改变这里的面貌。但光靠我一个人不行,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程村官,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张大山拍着胸脯说。
看着村民们信任的眼神,程志远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知道,解决一个宅基地纠纷只是开始,清水村要真正摆脱贫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天晚上,程志远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清水村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交通闭塞、产业单一、教育落后、干群关系紧张…每一个问题背后,都牵涉到复杂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与马德福的关系,既不能一味对抗,也不能同流合污,需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找到合作的可能。
窗外,清水村的夜色静谧而深沉。程志远望着远处的山影,暗下决心:无论多难,他都要履行自己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承诺。
2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清水村的田野上,程志远站在村委会二楼的窗前,望着远处蜿蜒的山路出神。来到清水村已经半个月了,他笔记本上记录的问题越来越多,却苦于找不到突破口。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程哥,你在吗是小刘的声音。
程志远打开门,小刘一脸兴奋地站在门外,手里挥舞着一份文件。
好消息!县里刚下来的通知,今年有村村通公路的专项补贴,每个符合条件的村能申请三十万!
程志远眼前一亮,连忙接过文件细看。这是一份关于农村道路建设的扶持政策,正好切中清水村交通闭塞的要害。
太好了!程志远拍了下桌子,咱们村到镇上的那条泥巴路,下雨天连拖拉机都走不了,要是能修成水泥路,农产品运输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小刘却面露难色:可是...马主任那边...
马主任应该支持才对啊,程志远回忆道,接风宴上他不是还提到修路的事吗
小刘压低声音:程哥,你不了解。去年县里也拨过修路款,最后只修了村口两百米,钱却花光了...
程志远心里一沉,明白了小刘的暗示。
走,我们去找马主任谈谈。
马德福正在自家院子里喝茶,见两人来访,脸上堆起笑容,眼角的皱纹却纹丝不动。
哟,小程会计,大清早的有什么事啊
程志远直入主题,将修路补贴的事说了出来。马德福听完,慢悠悠地喝了口茶。
修路是好事啊,不过...他放下茶杯,咱们村情况特殊,山多地少,修路成本高,三十万根本不够。去年那点钱,连材料费都不够。
马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