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测算过了。程志远从包里拿出笔记本,从村口到镇上一共5.2公里,按乡村公路标准,三十万可以修3米宽的水泥路。如果村民出工出力,还能节省一部分人工费。
马德福眯起眼睛:年轻人就是有干劲。不过修路不是小事,涉及征地、青苗补偿,弄不好会引发矛盾。我看还是先放放,等资金充足了再说。
马主任,交通不便正是制约咱们村发展的最大瓶颈。程志远坚持道,农产品运不出去,生产资料运不进来,年轻人留不住。这条路不修,清水村永远脱不了贫!
马德福脸色沉了下来:小程啊,你才来几天了解村里多少情况我当村主任十几年,难道不知道什么对村里好
气氛一时剑拔弩张。小刘连忙打圆场:马主任,程哥也是为村里着想。要不...开个村委会研究研究
马德福冷哼一声:行啊,明天上午开会。小程,你把方案准备详细点。说完,转身进了屋。
回村委会的路上,小刘忧心忡忡:程哥,你太冲动了。马主任在村里势力很大,得罪了他...
小刘,如果我们因为怕得罪人就什么都不做,那还当什么村干部程志远望着远处泥泞的村道,坚定地说,这条路,非修不可!
当晚,程志远熬夜完善修路方案。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县交通局的同学,甚至自己跑到村道上测量了几处关键地段。凌晨两点,他终于完成了一份详实的《清水村道路建设可行性报告》。
第二天上午,村委会会议室座无虚席。除了村干部,马德福还叫来了几位村民代表,其中包括李铁柱和他的表哥——那个要占王婶宅基地的李大富。
程志远将连夜准备的报告分发给每个人,然后站在小黑板前详细讲解。
...综上所述,修建这条水泥路不仅能解决农产品运输问题,还能降低村民出行成本,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程志远指着黑板上的数据,按保守估计,路修好后,村民人均年收入至少能增加一千元。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几位村民代表交头接耳,显然被这些数据打动了。
马德福敲了敲桌子:小程准备得很充分啊。不过...他环视众人,修路要占用部分农田,青苗补偿怎么算人工怎么安排工程质量谁把关这些问题不解决,光有热情可不行。
马主任问得好。程志远早有准备,占用农田主要涉及三户人家,我已经和他们初步沟通,他们都愿意支持修路,只要适当补偿。我建议用村集体机动地置换,不足部分从项目资金中补贴。
他继续道:人工方面,可以组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按工时折算成股份,路修好后优先安排这些家庭参与村里的运输业务。至于工程质量...程志远拿出一份文件,县交通局愿意派技术员免费指导监督。
马德福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没想到这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居然考虑得如此周全。
听起来不错,不过...马德福拖长了声调,修路工程需要专业施工队,咱们村可没这个能力。我认识县里诚信建筑公司的刘老板,他们做过不少乡村道路...
程志远敏锐地察觉到问题所在。他不动声色地说:按规定,超过二十万的工程必须公开招标。我们可以邀请三家以上有资质的公司竞标,择优选用。
招标马德福冷笑,等那些程序走完,雨季都来了,还修什么路
会议陷入僵局。就在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村支书老赵开口了:老马,小程的方案确实考虑周全。我看这样,先向镇里申报项目,同时做村民动员工作。具体施工方式,等项目批下来再定。
老赵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老党员,说话有一定分量。马德福虽然不满,也不好直接反对。
那就按老赵说的办吧。马德福站起身,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