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雷鸣撕裂的求知夜
万历十二年秋夜,忠州城被暴雨困在墨色的穹庐里。闪电如银蛇般撕裂云层,将秦家宅邸的青瓦白墙映得忽明忽暗,随即便是震耳欲聋的雷鸣,炸得窗棂嗡嗡作响。秦良玉蜷缩在床榻上,却毫无睡意,两只眼睛在黑暗中睁得溜圆,盯着窗外狂舞的雨丝。
“轰隆——”又一道惊雷炸响,照亮了她枕边的《吴子兵法》节本。书页已被翻得卷了边,上面用炭笔密密麻麻记满了批注,其中“凡兵有四机”一段旁,她画了个大大的圈,旁边写着“爹爹说此乃为将根本,然《孙子》云‘兵者,诡道也’,又当如何融会?”
自苗寨归来后,老猎手的“山藤缠树”之法与白杆枪术的融合让她茅塞顿开,却也生出更多困惑。父亲秦葵书房里那部完整的《孙子兵法》成了她心向往之的秘境——那是部线装古本,用桑皮纸印刷,墨色沉厚,据说是祖父从边镇带回的兵书孤本,平日锁在书案的抽屉里,轻易不让人触碰。
“爹爹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可《孙子》开篇便是‘兵者,国之大事’,不知里面还藏着多少玄机……”良玉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被角。窗外的雨声越来越急,如同战鼓催征,敲得她心头发痒。
三更梆子响过,雨势稍歇。良玉悄悄坐起身,披了件单衣,赤着脚走到门边,侧耳倾听——父母的房间传来均匀的鼾声,兄长们的屋子也静悄悄的。她咬了咬嘴唇,从枕头下摸出藏好的火折子,揣进怀里,像只灵猫般溜出了房门。
庭院里积雨没了脚踝,凉意顺着小腿直往上窜。她打了个寒噤,却毫不在意,目光死死盯着父亲书房的方向。那扇紧闭的窗扉后,藏着她梦寐以求的兵学奥秘,此刻在她眼中,比任何珠宝都更具吸引力。
二、墨香深处的秘藏
书房的木门上了闩,良玉从发髻里取出一根细发簪,学着平日里看家丁开门的样子,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从门缝里探进去。簪子在锁孔里摸索着,发出细微的“咔哒”声,她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
“吱呀——”门终于被推开一条缝,一股混合着墨香、书香和淡淡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良玉闪身而入,迅速关上门,靠在门板上大口喘气,心脏像擂鼓般咚咚直跳。
闪电再次划破夜空,借着短暂的光亮,她看清了书房的陈设——正面墙上挂着“忠孝传家”的匾额,书案上摊着一卷未写完的文稿,镇纸下压着几张绘制到一半的山川地形图。书架上摆满了线装书,从《四书五经》到《史记》《汉书》,琳琅满目。
“《孙子兵法》……”她踮着脚尖,在书架前搜寻,目光扫过“经史子集”的分类,最终落在最顶层一个上了锁的木匣上。那木匣样式古朴,铜锁上刻着细密的云纹,正是父亲平日存放珍本的地方。
良玉的心猛地一跳,搬来一张矮凳,踩上去,伸手去够木匣。就在这时,“轰隆!”一声惊雷在头顶炸响,书房的油灯突然“噗”地一声自己亮了——原来桌上的油灯里还剩些灯油,被雷声震得晃了一下,灯芯竟复燃了!
昏黄的灯光骤然亮起,照亮了书架前那个小小的身影。良玉吓了一跳,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慌忙回头——只见书案后的阴影里,坐着一个人!
“爹……爹爹?”良玉的声音瞬间变调,像被掐住了脖子的雀儿,手里的木匣“哐当”一声掉在地上,铜锁撞击的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刺耳。
秦葵坐在圈椅里,身上只披了件睡袍,脸色铁青,目光如利剑般刺向她。他面前的茶几上,放着那部她日思夜想的《孙子兵法》,书页还摊开在“始计篇”。
三、军法如山的祠堂罚
“你半夜三更,潜入书房,意欲何为?”秦葵的声音冷得像冰,每一个字都砸在良玉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