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章
泉水杯,目光温和地看着徐远,像是在进行客观评价。

    “石岭的底子薄,要发展,离不开有决心、有能力的带头人引领方向。我看好我们石岭在徐书记带领下,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这张答卷上,答得更漂亮。丰登集团扎根石岭,一心只想为家乡做些实事,目标是一致的。”

    他话语里没有明确的指令,却包含着极强的引导性。他将徐远与石岭发展绑定,并暗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指标就是他主导下的成果。这既是一种期许,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墙上那幅金灿灿的《丰收图》,仿佛在印证他的话语:“万亩粮仓只是个开始。我们下一步想推动更深入的产业融合、品牌农业,提升整体效益。当然,这一切的根基,是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这也是徐书记你的主要责任。”

    “责任”二字,他略微加重了语气。

    钱树坤立刻插话,语气斩钉截铁:“郭总您放一万个心!石岭的发展环境绝对没问题!有徐书记在党委把关定向,有政府全力以赴保驾护航,更有您丰登集团的雄厚实力,任何想干扰发展大局的人和事,都会立刻被坚决排除!谁破坏石岭发展,谁就是破坏我们所有石岭人的饭碗!”

    他几乎是拍着胸脯保证,话语中的“排除”和“坚决”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道气息,眼神却下意识地避开了徐远。

    饭局接近尾声时,包间门被轻轻敲响。一个服务员领着丰泽园总经理进来。

    “郭董,徐书记,钱镇长,打扰了。咱们镇西王家庄那边的‘民生样板工程’,那口刚修复的古井水质监测结果出来了,完全符合饮用标准!”

    总经理笑着报告,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的检测报告复印件,“特意拿来给各位领导看看!郭董捐助修缮这口古井,可是造福了一方百姓!”

    钱树坤立刻起身接过报告,扫了一眼就笑着递向郭四海:“郭总您看!多亏您心系民生啊!这水质,杠杠的!纯净甘甜!乡亲们都夸您是活菩萨!”

    他还不忘转向徐远:“徐书记,您说是不是?咱们得好好报道一下这桩大善事!”

    郭四海只是随意瞥了一眼报告,并未接手,微笑道:“举手之劳,应该的。真正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所有资源,让每一口井水都清澈安全,才是根本。徐书记,你说是不是?”

    他将问题轻飘飘抛给徐远,深邃的目光再次锁定了徐远的脸,等待着他的反应。

    徐远看着那张报告。检测标准很规范,数据很漂亮。但他心里却闪过石泉村那条泛着黄绿腥味的小河、赵有才惊恐的眼神、老王那句“上游好像有啥厂”。一口被修复的、干净的古井报告,与一个村庄可能面临的水污染威胁,在这同一个空间里碰撞,带着强烈的反讽意味。

    郭四海最后那句“守护好所有资源”、“让每一口井水都清澈安全”,听起来像一种宣言,更像一种带着警告意味的提醒——谁该守护?如何才能清澈安全?

    “郭总心系桑梓,令人敬佩。守护绿水青山,自然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徐远接过报告,语气平缓,四平八稳,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他既没有赞美郭四海的“善举”,也没有触碰任何具体的环境问题。只是将“守护责任”和“共同”点出。

    郭四海脸上笑意不变,深邃的眼底却似乎有什么东西极快地掠过,快得让人无法捕捉。他再次端起矿泉水杯,仿佛刚才只是一段无关紧要的插曲:“徐书记说得对,共同责任。发展要向前看,稳定是基石。下周的迎检,也是对我们工作成效的一次检验,我期待在徐书记的指挥下,我们能交出一份各方都满意的答卷。”

    饭局终于结束。钱树坤一路将郭四海送出饭店,并贴心地送到那辆迈巴赫旁,目送车子驶远。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粮战简介 >粮战目录 > 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