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都要查清楚。
五日后,探马回报辽军将于中秋偷袭代州。杨武看着沙盘上的标记,突然想起《辽史》中一段被忽略的记载——辽军每次大规模行动前,都会派细作在边境寺庙布施。
智聪禅师,杨武望向寺外的放生池,明日法会,让僧兵注意布施者的鞋底。他捡起一块石子丢入池中,辽军细作习惯在鞋底刻北斗纹。
中秋前夜,七郎浑身是血地冲回寺院。他的佩刀断了半截,身后跟着二十余名追兵。五哥,中了埋伏!七郎咳着血,辽军早知道我们要劫粮...
杨武立刻启动备用方案。他命僧兵将数十个陶罐埋在山谷两侧,罐中装满用辣椒和石灰制成的烟雾弹。当辽军追至谷口时,他点燃引线,刺鼻的白烟瞬间弥漫山谷。
放思乡曲!杨武一声令下,僧兵们用胡笳吹奏起辽军的《草原牧歌》。追兵们顿时阵脚大乱,不少士兵望着北方落泪。杨武趁机指挥床子弩齐射,改良后的弩箭带着哨音划破夜空,精准命中辽军的旗手。
混乱中,杨武发现一名辽将腰间挂着半截玉佩——那是他在双龙会见过的耶律氏家徽。他立刻用契丹语高喊:耶律将军,南京商税的账,萧太后算清了吗
辽将猛地勒住马缰,眼中闪过惊疑。杨武趁机射出一支绑着密信的响箭,信中是他伪造的萧太后手谕,内容直指耶律家族私通宋军。辽军果然阵脚大乱,趁乱撤退。
五哥,你怎么知道...七郎捂着伤口,眼中满是震惊。
杨武望着辽军
retreating的方向,月光照亮他僧袍下的铠甲:因为战争不仅在战场,更在人心。他捡起地上的半截玉佩,想起白天在法会抓到的细作——那人鞋底的北斗纹,与潘仁美亲信的靴印完全一致。
五台山的晨钟响起时,杨武正在绘制新的防御图。图纸的角落,他用现代符号标注着摩尔斯电码试验场。他知道,潘仁美绝不会善罢甘休,而这场暗棋博弈,才刚刚下到中盘。
第五章
朝堂迷局
汴京大庆殿的金砖在晨光中泛着冷芒。杨武身着僧袍立于丹墀之下,面前是潘仁美挥舞的弹劾奏折:陛下,杨业父子私通辽国,金沙滩之败乃通敌所致!
殿内哗然。杨武注意到潘仁美袖口露出的半片锦帕——那是辽使在双龙会用过的同款香帕。他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木匣:太师所言,可有实证
这便是实证!潘仁美掷出一支箭簇,此乃辽军特有之透甲锥,却在杨家军伤兵身上发现!
杨武捡起箭簇,指尖在锈迹处一抹:陛下,箭簇锈蚀呈孔雀蓝,乃长期接触劣质火油所致。他打开木匣,里面整齐码放着十二支箭簇,此为臣从各营收集的样本,唯有潘家军的箭簇锈色相同。
宰相寇准上前细看,突然惊道:这锈色...与西城兵器库失火时的火油痕迹一致!
潘仁美脸色骤变。杨武继续道:据《军器监志》记载,上月潘家军领走三千斤火油,却报称押运途中遇山洪。他展开一卷账册,而臣查得,同期南京商埠有批西域香料入关,货值恰好等于三千斤火油的市价。
殿内死寂。宋太宗盯着潘仁美颤抖的手,突然拍案:宣军器监主簿!
就在此时,枢密使王钦若出列:陛下,杨五郎久居五台山,何以熟知京畿账目他指向杨武的僧袍,贫僧不似贫僧,武人不似武人,恐是辽人细作!
杨武心中一凛。王钦若袖口的玉扣刻着北斗纹——与辽军细作的靴印如出一辙。他突然想起五台山缴获的密信,上面提到天门阵需内应配合。
王大人此言差矣。杨武从袈裟中取出罗盘,此乃观星仪,可算周天星象。他将罗盘置于丹墀,指针稳稳指向北方,昨夜臣观天象,见北斗天权星旁有紫气,此乃军器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