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刚沾着臀,隔壁桌的漕帮脚夫便把茶碗磕得山响:瞧见没这三才阵摆得歪七扭八,必是对应暗三线!
他粗短的手指在油渍斑斑的桌面上划拉,三只茶碗分别搁在
天、地、人
三才位,中碗里的茶汤泼了半桌,在松木纹理上洇出个不规则的圆。我盯着那圆,突然想起林府账房地上的水痕
——
昨日验尸时曾留意过,那水痕边缘有细沙沉淀,与此刻中碗底的沙粒竟一般无二。
客官您的茶。
茶房端着托盘过来,青瓷碗底磕在木盘上发出脆响。我趁接碗时扫了眼他袖口,昨日在林府见过的红泥已淡成浅褐色,倒像是被茶汤泡过的痕迹。
小哥这手,怕是常搬货吧
我指了指他手背上的老茧,茶房愣了愣,笑道:您眼神真好,小的原是漕帮的,上个月才来茶寮做事。
说话间,隔壁脚夫突然拔高嗓门:三星高照!
我心中一动,暗将自己面前的三只茶碗摆成同样阵型。漕帮运货常以
天地人
记仓位,莫非这对应的是分赃比例
王顺昌的算盘声从里间传来,他是茶寮的常客,兼管着几家米铺的账。此刻他正跟账房先生掰扯,小指在算盘框上敲出
哒哒
的响。我注意到他小指根有三道浅红划痕,深浅不一,像是被算盘珠硌出来的,倒不像是刻意画的标记。
街角传来醉汉的骂街声:河工款填了谁的窟窿老子在漕船亲眼见着白花花的银锭!
他踉跄着撞进茶寮,腰间的空酒葫芦甩得叮当响。我示意小李子扶住他,自己则摸出工部账本
——
河工款记着三千石糙米损耗,可入库记录却分毫不差,分明是账实不符。
大爷喝多了,别听他胡吣。
茶房忙着擦桌子,眼角余光却往醉汉腰间瞟。我盯着醉汉鞋底的泥
——
城东沙河的红沙混着城西黏土,这种土只有码头装卸区才有。他说在漕船看见银锭,怕是真见着了私运的官银
张恪昨儿半夜买豆腐脑,靴底沾的泥跟这醉汉一个色!
邻桌茶客突然插话,被同伴猛扯衣袖噤声。
劳烦把这三只碗包起来。
我指了指摆成三才阵的茶碗,茶房脸色微变:客官要碗做什么
我没答话,目光落在他刚才擦桌子的抹布上
——
布角沾着点靛蓝色,跟当铺算珠里的纤维一模一样。
出了茶寮,小李子抱着纸包的茶碗跟在后面:大人,漕帮这个月的运货单查着了,船运单上记的是九石损耗,可林老爷的账本......
他突然被街角的吆喝声打断:豆腐脑
——
东市李记的豆腐脑
——
张恪今早买豆腐脑的事又浮上心头。城东沙河、当铺的蓝布、茶碗底的细沙,这些线索像算珠般在脑海里排列组合。漕帮用茶碗阵暗示分赃,中碗沙最多,说明中间环节的人拿得最狠
——
而张恪作为绸缎庄老板,常与漕帮打交道,怕是这
中间层
的关键人物。
回到临时落脚点,我将三只茶碗倒扣在白纸上,细沙分别堆成三小堆。王顺昌的小指划痕虽不是刻意标记,却暴露了他常拨算盘的习惯
——
或许他早就算出了分赃比例,却假装糊涂。
醉汉的话还在耳边回荡,他说的
银锭
怕是官银所化。我取出林万贯牙缝里的蓝布纤维,与茶房抹布上的靛蓝一比对,竟出自同一家染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