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莉换钱

    ——

    她的叫卖声比昨日清亮几分,袖口却沾着点白乎乎的粉末。我心中一动,昨日在林府见她递花时,袖口还干干净净,如今这粉......

    怕是磷粉吧夜间看密信用的磷粉,遇光会微微发亮。

    姑娘留步。

    我叫住她,竹篮里的茉莉散发着淡淡清香,这茉莉开得真好,给我来两朵。

    她笑着递花,指尖擦过我掌心时,我分明看见指腹有层薄茧

    ——

    不是卖花姑娘该有的茧子,倒像是常年握笔所致。

    袖口的磷粉,指腹的茧子,还有昨日那枚新刻梅花簪......

    漕帮暗语

    茉莉换钱

    是

    密信已换,看来她确实参与了密信传递。但密信内容是什么又换给了谁

    当铺后院突然传来

    咣当

    一声,像是铜锁落地。陈九脸色大变,连忙往后院跑:小的去看看库房......

    我没跟上去,目光落在他刚才慌乱中碰倒的算盘上

    ——

    几颗算珠滚到我脚边,其中一颗孔眼处缠着半根发丝,墨黑发亮,显然不是陈九那灰白头发该有的颜色。

    小李子不知何时凑了过来,低声道:大人,张恪的门房登记查了,昨夜子时初刻他确实出了门,说是去城东访友。

    我点头,指尖摩挲着算珠上的蓝布纤维

    ——

    城东,不正是沙河所在修鞋匠说的红泥,张恪的行踪,还有这蓝布......

    怕是得去绸缎庄走一趟了。

    把这算盘借本官一用。

    我扯下腰间玉佩放在柜台,陈九忙不迭点头,目光却忍不住往玉佩上瞟。走出当铺时,卖花姑娘已经不见了踪影,街角的更夫正敲着梆子,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的喊声里,混着点若有若无的硝石味。

    怀里的算珠硌得掌心发疼,我突然想起林万贯攥着的算珠上的刻痕

    ——三

    和

    九,会不会对应当铺的当票编号翻开小李子捧着的账本,昨日在林府查得的当票记录里,第三十九号当票正是张恪作保的一笔绸缎生意。

    秋风卷起当铺门口的幌子,当

    字旗在晨光里猎猎作响。算珠自响、密信传递、蓝布纤维,这些看似无关的线索,此刻在脑海里渐渐连成一线。陈九的慌乱、张恪的行踪、卖花姑娘的磷粉,每个人都藏着秘密,就像这算珠的缝隙,乍看干净,细查却满是污垢。

    去绸缎庄。

    我吩咐小李子,查查最近谁买了带靛蓝的布料,再看看城东沙河有没有新挖的痕迹。

    说话间,又摸出那枚沾着磷粉的茉莉

    ——

    花瓣上竟有极细的折痕,像是被人展开过。或许,这花香里藏着的,远不止密信那么简单。

    当铺的算盘声再次响起,这次却没了昨日的慌乱,反倒多了几分刻意的规整。我回头望去,陈九正趴在柜台上拨弄算盘,阳光从雕花窗格漏进来,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影。那些影,就像这案子里的线索,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等着人一一勘破。

    街角的茶摊飘来新茶的清香,卖茶的老汉正跟人闲聊:张恪大早上的,竟去城东买豆腐脑......

    话音未落,便被喝止。我暗自记下,张恪今早去过城东,而沙河就在城东

    ——

    那红泥,怕是跟他脱不了干系。

    3

    晌午的日头悬在飞檐角上,把

    迎客松

    茶寮的青旗晒得褪了色。我拣了张临窗的桌子坐下,竹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群众嘴太碎,线索真假难分简介 >群众嘴太碎,线索真假难分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