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这不是文件问题,是权责不清,是信息被操作。

    我忽然意识到,我不是被调来搞建设的,我是被推到前线当探针的。

    下午我开始接手项目段,施工围挡内,现场作业人员稀稀落落。设备歇着,人坐着,连吊机都布满灰尘。一位现场负责人领我绕了一圈,最后在一处混凝土浇筑面前停下脚步:这块没人敢动。

    为什么

    他咬着牙签,耸耸肩:谁动,谁担责任。

    我盯着那块泛白的混凝土板面,脚下是水坑,头顶是吊塔,四周冷得出奇。

    我知道他们等我开口,等我背下那个早就没人愿意碰的炸药包。

    我点了点头:从这块开始试探回勘,今晚我写报告,你们把前后流程资料先送来。

    他惊讶地看了我一眼:你确定

    我没回话,低头走进临时办公室,把那份双章资料又看了一遍,然后翻出草稿纸开始起草工程说明。

    晚饭是泡面。

    夜里十一点,办公室只剩我一个人。我盯着手边的复印件,又点开手机通话记录,还是那个调我过来的号码,备注是市投调度室,却从未接过一次我的回拨。

    窗外起风,办公室的卷帘轻轻晃动。

    我写下最后一行:段内节点建议先启动十四号墩基作为破局口,制造现场响应,以倒逼审批。

    然后,我按下打印。

    打印机响起的瞬间,我知道,我已经不是那个被调来的人。

    我是第一个出牌的人了。

    3

    把牌翻开

    十四号桥墩启动的那天,是个阴天。

    现场的吊机还没升起,城管的人就到了。三个人,一身深蓝制服,神情冷静,一进工地就拿着手机拍照,不说话,动作一板一眼,比验收还专业。

    我迎上去,话没出口,对方先亮了执法证:你们这段施工未见报备,现场调度无登记表,存在违规操作嫌疑,按规定立即停工。

    我一时语塞,手里还拿着刚打印出来的节点推进计划。

    他们没等我解释,径直走向混凝土准备区,用手指了指钢筋框架:这部分属于新开段,没有正式复工申请。你是现场负责人

    我点头,刚想辩解,王副急匆匆从临时指挥部赶来,一脸笑意:几位辛苦了,我们这边刚调整,材料还在走流程,您看是不是……

    对方压根没听,挥手:停。

    不到十分钟,现场设备断电,作业人员陆续退场。临时工地像被抽走骨架,一瞬间塌成寂静的壳。

    data-faype=pay_tag>

    我站在一边,看着那份计划书被风吹得哗哗响,像在嘲讽我高估了自己的权力。

    王副过来,递了支烟,语气低着:别往心里去,这是例行敲打,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你事先知道他们会来我问。

    他没否认,只是笑着拍拍我肩: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看上面怎么评。

    我盯着他,一句话没说。

    回到办公室,我一口气翻出所有关于十四号桥墩的施工日志,从基础开挖到第一次灌浆,前后拉了两年。资料断层严重,中间竟有三个月没有记录。我皱起眉,开始追查这段消失的记录。

    两小时后,查到一份视频资料。

    视频拍摄时间是两年前冬天,一个灰扑扑的下午,镜头里,施工现场有人围着桥墩口打桩,却没有监理人员在场。镜头晃动中,一串声音划过:先干着,文书后补,先赶进度。

    声音熟悉。

    我回放了三遍,确认那是现任甲方技术组组长的声音。

    我坐在椅子上,点了支烟,盯着屏幕发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纸调令简介 >一纸调令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