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首先,因为自己年龄太小的缘故,再加上自己刚刚穿越过来,得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可以逐步展现自己的“天赋”。
其次,既然金手指明确指出了是文娱板块的,那自己就要好好规划一下将来的目标。
根据自己前世影视up主的身份,很多优秀的电影虽然不可能记住全部细节,但剧情梗概还是能记得一个大概的。
所以,接下来几年的时间,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准备将来要拍摄出来的电影和电视剧的剧情梗概,最好是时间差在五年以上的。
你问为什么这么做?
答案很简单,因为很多的电影剧本其实很早就有了剧本雏形,这个时间因人而异,但大部分都在5-10年。
举个例子,重生人士经常拍摄的《星际穿越》,这电影上映日期是2014年,但电影的初始研制则是在2006年,甚至产生这个构想更是要追溯到1997年。
所以由此可见,复刻剧本也是有前提的。
除了规划剧本梗概之外,路遥前世只是一个小小的影视解说up主,大学也读的是师范大学,不是科班生,对于拍电影不能说一窍不通,只能说毫无基础。
所以这辈子既然有个当编剧的老爹,而且马上还要跟吴兲名和张亦謀合作,这不得凭借这层关系来让自己好好学学。
说起张亦謀,虽然在2025年老謀子的风评两极分化,互联网上到处都是他的黑料。
但是说实话,老謀子当导演的功力还是很深厚的,他本身就是摄影师出身,对于拍摄时的画面、布局、构图等等都是大师级别的。
老謀子的问题就是他的电影往往讲故事的能力比较薄弱,如果是有原著的改编,那电影的下限还能有保障,但如果是原创剧本,那是好是坏就说不准了。
路遥越想越觉得有搞头,老謀子差的是好剧本。
这不就巧了吗,老路就是编剧。
自己可以跟着老路学习怎么写好一个剧本,再在有实力之前跟老謀子合作,搭着老謀子的顺风车在欧洲三大混个脸熟,这样将来自己拍电影的时候也不至于投递无门。
第三点就是钱。
他们家虽然算是干部家庭,但是也没多少钱。
在这个拍电影还得挂靠电影厂的年代,想要自己独立拍片,那真是道阻且长。
不是没有不买厂标拍电影的,但是这个年代管这种电影叫地下电影,地下电影通常又往往是大剪刀光顾的常客。
所幸路遥才十岁,等到将来拍电影的时候最小也得是二十岁,那个时候已经是1995年了,情况会相应的没有那么严格,厂标的问题不算困难。
虽然90年代拍电影不像千禧年之后成本越来越高,但是想要拍一部电影,即便按照最为节省成本的方法来规划,也得在30万以上,这还没算买厂标的10万。
路遥看着自己在本子上写的这三条喃喃自语道:“剧本和学习导演的事情好说,有老路在,可以循序渐进,但是钱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了。”
当务之急,在20岁之前攒够50万,可是得干点啥才能赚到这么多钱呢?
想到这里路遥就一阵无语,没有什么吊炸天的系统也就算了,连个记忆挂都没有,写个电影剧情都得自己慢慢回忆。
那能靠啥赚钱呢?
自己也没经历过这个年代,只知道下海经商能赚钱,但是之前已经排除了这个想法。
总不能还搞影视解说那一套吧?
可这一套没有短视频这个平台也玩不转啊。
“要不然学习学习其他华娱文,抄几本?”
刚想到这儿路遥就摇了摇头。